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爸妈们应该怎么帮助宝宝应对出牙所带来的不适?

爸妈们应该怎么帮助宝宝应对出牙所带来的不适?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3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宝宝长牙了之后会哭闹,因为长牙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受,那么他们该吃些什么呢?爸妈们应该怎么帮助宝宝应对出牙所带来的不适?

我家宝宝出牙比较慢,6个月了,还没有出牙,其他同龄的宝宝4个月就开始出牙了,家里人难免有点着急,怕会不会是营养不够啊,还是什么原因,还没有出牙。但在7月份的时候,宝宝一下子就冒出四颗牙,上下门牙各长二个。这可让我们高兴得不得了,宝宝终于长牙了,可以自己吃肉肉了。但是伴着长牙,宝宝的的情绪却变化无常,哭闹,还出现低热等现象,这让我们措手不及。看来我自己得好好科普下宝宝长牙会出现的一些情况,而不至于看着宝宝难受,自己却无能为力。

当小孩长出上下门牙后,他又接着长出臼齿,然后长出虎牙。孩子长牙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孩子在1岁左右依然没有开始长牙,不要担心,孩子长牙的时间可能由遗传基因决定,所以长牙较晚并不意味着他的发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爸妈们应该怎么帮助宝宝应对出牙所带来的不适?

1、影响宝宝出牙时间的主要原因?

孩子什么时候出牙,一方面看妈妈在怀孕期间的补钙情况(这一因素占30%,孩子出生时牙槽基本都长好了);另一方面要看遗传(遗传的因素至少占50%以上),这点可以问问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样出的(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出牙晚,孩子也可能出牙晚);剩下的20%才是摄入和吸收钙的情况。所以多数情况下,孩子出牙早一些、晚一些都正常,2岁前后基本都会出20颗牙。妈妈们担心的重点不应该是出牙早晚的问题(不出牙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是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出牙不适。

2、怎样帮助孩子应对出牙不适

孩子一出牙妈妈的烦恼就来了——长牙可能导致孩子过度流口水以及喜欢咀嚼硬的物品,此外,还可以伴有轻微过敏、哭闹、哼唧、呕吐,甚至发热(不会高于38度)、咳嗽、腹泻,总之是不舒服。长过智齿的妈妈都知道,出牙是非常难受的,肿胀、疼痛、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而很多父母在孩子发生以上问题的时候都忽视了出牙不适这个关键问题,而认为是孩子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发热、腹泻、呕吐。有的新手父母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吃得不对了,需要不需要打针吃药……弄得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疲惫不堪。

唉,都是出牙闹的!硬硬的牙齿要突破皮肤黏膜、毛细血管和肌肉组织长出来,一个要长,一个不让长,抵抗力弱的孩子当然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有的孩子白天懒懒的,半夜哭闹,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咽喉红肿的症状(多见于先天不足、抵抗力差的孩子)。也有什么症状都没有的孩子,该吃该喝该玩一点儿没耽误,不过这样的孩子太少见了。

通常,新牙周围的牙龈变得肿胀而柔软,你可以试着轻轻地用你的手指摩擦他的牙床,来减轻他的疼痛。磨牙胶(婴儿长牙时咬的)可以帮上很大的忙,不过你一定要确保磨牙胶是由结实的橡胶制成的。(被冷冻的磨牙胶会变得很硬,可能造成伤害。)

或是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磨牙食物,比如黄瓜条、熟胡萝卜条、莴笋条、硬的大块苹果、去掉玉米粒的玉米棒(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误食玉米粒卡住)、粗粮饼等,不但可以刺激孩子的味觉,磨薄阴挡出牙的口腔黏膜和肌肉组织,帮助快速出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处。

反应不严重的孩子,可以喝些小米粥油,目的是不刺激胃肠黏膜,保护好后天之本——脾胃。吸收好是一切的根本,新手父母们不要本末倒置。弄坏了孩子的胃,孩子吃什么都不吸收,就等于身体没有了后备军,这仗没法打下去。

同时可以给孩子吃些增强抵抗力的食物;大蒜粥(虚寒体质),香菇粥(内热体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孩子实在闹得厉害,南方很多地区有卖肥仔水的,主要成分是从生姜和小茴香等天然辛温食材中提取的,对孩子出牙不适安全有效,不妨一试。成长本身就是痛苦的,小小的出牙,对新手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必须经历的挫折教育。

提示:出牙时孩子正处于口唇敏感期,喜欢又口唇接触、感知世界,见到什么都想咬。稍微硬点儿的东西,只要安全卫生(一定要消毒好)都可以给孩子。不过不建议给孩子牙胶,什么味道都没有,还会导致孩子味觉错位。

3、千万不能在宝宝的牙床上涂止痛药。

在牙床上涂止痛药不会有什么作用,因为它们很快就会从孩子的口中流出。而且,如果你在孩子的牙床上涂了过多的止痛药,孩子若将过多的量咽下去,可能对他有害。如果孩子看上去极度痛苦且发热超过38度,可能并不是由长牙引起的,这时候需要带他去看医生。

4、如何清理孩子的牙齿?当你发现孩子长牙后,用轻柔的婴儿专用牙刷为其刷牙。不要让孩子一边喝奶一边入睡,无论是白天小睡还是夜间睡觉,这样你将会有效避免奶水留在他的牙齿上令他患龋齿。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