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后 > 产后保健 > 产科话题——关于“坐月子”的那些事儿!

产科话题——关于“坐月子”的那些事儿!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坐月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特色,很多宝妈在生完宝宝后都会被家人叮嘱着坐月子这些不能做那些不能吃......下面就跟着小编去看看坐月子那些事儿吧~

关于如何“坐月子”本不是我的强项,似乎我们产科大夫关注到安全分娩后就告一段落了。但这个话题却是孕妈朋友们热情关注,经久不衰的焦点。爱凑热闹的我,今天就“扬短避长”、“班门弄斧”的在此和大家胡诌一番吧!说的不合适的请大家一定多多包涵!

其实,正如段涛教授文中所说的“坐月子”是中国特色。坐月子更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产后休养恢复。也就是说科学地帮助产妇度过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期,快速的恢复到非孕状态。

产科话题——关于“坐月子”的那些事儿!

分娩后的最初几周会有生理上的不适和疼痛:产后宫缩疼痛,尤其是二孩妈妈更为明显;腹部切口或者会阴切口的疼痛;产后劳累带来的腰酸背痛;产后哺乳带来的乳房胀痛或者乳头皲裂的疼痛等等。这些疼痛会使得产后妈妈心力交瘁,身心俱疲。应对这些痛楚,首先需要一个平常心,正视这些痛楚的生理性特征。既然是生理性的,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危害,而且总会慢慢地度过。其次使用一些小策略,比如产后宫缩痛和切口疼可以用分散注意力解决,产后劳累痛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及时休息。乳房胀痛及乳头疼,需要学会正确的哺乳姿势,挤出乳汁保护乳头,及时哺乳,缓解乳涨。

产褥期多汗是生理现象,并非单纯的体虚。整个孕期,为了适应宝宝的负荷,妈妈的机体储备了大量的水分,以满足两个人的需要。当两个人分体后妈妈体内的水分就要快速的排出去,这时就有了产后的大量出汗。至于“满月发汗”是个什么东东,我的确不是很了解,但产后多汗,需要保持清洁这个很重要。换句话说,产后是可以、并且需要洗澡的,不仅洗澡可以,刷牙也可以,梳头也可以。只是,因为产后体质的原因,洗澡要保持室温适宜,并且不宜时间过长,最好以5-10分钟为宜。

产后饮食不要走极端,营养要均衡,膳食要多样化。原则上什么都可以吃,葱姜蒜并非禁忌,咸甜要适宜,水果蔬菜不能少。产后妈妈因为活动量少,胃肠蠕动能力差,多数存在消化能力低,食欲不振的情况,所以,饮食更要可口,汤水可以多一些,辛辣食物不适宜。孕期及哺乳期无论妈妈还是宝宝对于钙的需求量都比较大,所以产后哺乳期仍需要补钙。

产后活动很重要,尤其是高龄二孩妈妈。孕期为了适应产后出血的需要,人体生理性变化,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止血,却容易促进血栓的形成。产后如果长期卧床,尤其是高龄妈妈,血栓形成的风险较大,所以产后及时活动非常重要,避免产后长期卧床。整个孕期子宫就像一个吊篮一样挂在盆腔里,篮子里的东西越装越沉,篮子的拉绳也越拽越松,这样就有了子宫脱垂,盆腔松弛。所以产后需要尽早的从事盆底肌力的锻炼,最为经典的就是“凯格尔”运动,通过持之以恒的自主收缩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力量,恢复盆底功能,降低脱垂性疾病的发生。产后运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当然,这个对于产后形态恢复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呀!

出了月子,恶露干净后就可以恢复性生活了。但因产后个体差异,恢复排卵的时间不确定,所以即使月经没有恢复也有排卵的可能。所以产后需要注意避孕,最好使用工具避孕,如果是剖宫产的妈妈产后避孕就更为重要了。

产后妈妈需要尽快调整心理,适应新的角色转变,接纳新的家庭成员并承担养育担子。抚育新生命是痛并快乐着的事,宝宝的一瞥一笑都足以使妈妈忘却辛劳,但宝宝的哭闹不适也足以使妈妈精神崩溃。所以产后妈妈要正视抚育宝宝的艰辛,多想快乐的,忽略烦恼的,多花心思学习抚育宝宝的知识,这样才能用宝宝成长的快乐冲淡抚育的辛劳。

最后处理好家庭关系也很重要。多了一个生命,不仅是妈妈角色的转变,所有人的角色和生活节奏都将有大的变化。孕期家庭的重心多数都放在妈妈身上,产后家庭的重心可能更多的转移到孩子身上。产后妈妈自己的重心转变相对容易,身边亲人们的重心转变却常常使妈妈感觉失落,产后妈妈在这一变化上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这样说,也是要提醒升级的爸爸们,产妇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低落甚至产后抑郁的症状。所以,月子里丈夫一定要学会呵护和关爱妻子,迁就一下妻子的特殊时期,帮助她们走出低谷,完成角色转变和生理调整期。

产后饮食
产后保健
产后恢复
产后疾病
产后避孕
产后哺乳
产后食谱
哺乳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