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抓住他的心思很难?其实都是心机和套路不够!

抓住他的心思很难?其实都是心机和套路不够!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4.9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乐乐妈最近一直有个困惑:

她家乐乐今年5岁了,在机构上游戏课也近2年了,孩子在游戏课上的眼神和主动性都很好,该有的能力都可以出来,但是一不玩游戏了,孩子又变成了老样子。和孩子同学的家长一讨论,大家都有这问题,大家都犯难了,孩子终归要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生活里,不能总是玩游戏呀。

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和孩子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过程就像谈恋爱,要处处有心机!

孩子的主动和眼神一离开游戏就不见了怎么办?

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在生活中却不主动的问题,其实客观说来这是肯定的。一个6岁的孤独症儿童,可能他的社会性、心智能力可能还不到一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1岁的小孩他会主动去做事吗?毫无疑问是不会的。

人际关系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孤独症儿童最大的问题是社交障碍,PCI游戏文化介入主要培养的就是孩子在人际关系这一方面的能力。但人际关系不是一个可以泛化的东西,比如你和小明的关系很好,这却不能让你和小红的关系也很好——感情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也确实是包含技能的:

第一,眼神关注;

第二,想法解读;

第三,游戏互动技巧。

这些都是可以在游戏里头练习的。

所以PCI 课主要教给孩子的细节,不是游戏。如果PCI课只是和孩子玩老鹰捉小鸡、藏猫猫、老狼老狼几点钟,那绝对错误。

为什么?

因为我们要去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没有教孩子眼神对视、非口语,有没有教想法解读?

如果没有教,那这个游戏课是没有效果的。

所以之所以出现乐乐妈那样的困扰,那是因为在家里有大人迁就,孩子能玩,到外面没人迁就,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

抓住他的心思很难?其实都是心机和套路不够!

你真的和孩子玩对了吗?

如果你已经陪孩子玩了大半年游戏,孩子对你还是不够主动,要想想是不是在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

一、方向错了,过于侧重游戏内容。

我们看到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进行PCI 游戏教学的时候,拼命地教孩子怎么做,比方说孩子想和哥哥玩老鹰捉小鸡,家长教的是让孩子去和哥哥说:“哥哥,你陪我玩好不好?”

这里教的是结果,却没有教过程。

而实际上我们跟别人互动的过程中,比如想要和一个人搭讪,第一件事情不是先说话,而是先观察,根据人的状态特征去展开话题。我们的孤独症儿童最缺的就是眼神,但是我们只教结果的话,只会把过程中的眼神和观察忽略掉。

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在游戏中训练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情感。

人际关系的提升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正向情感,也许我们跟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不需要教他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而是跟他玩,让他觉得开心,我们都觉得很开心,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就亲近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在和孩子建立培养情感的过程中,是家长在努力,还是孩子自己在努力?

如果一直都是家长在主导,那孩子出去之后还能去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所以大人在互动培养关系的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亲子关系的良好情感,可是也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建立。

妈妈一开始是投怀送抱的妈妈,到最后是一个爱搭不理的妈妈,甚至是一个我即将要和你分手的妈妈,如果孩子已经懂得把妈妈留下来,那就没问题了。

二、方法和技能,孩子不能没有

孩子对人是有兴趣的,但他要去融入他们,还要有方法,有常识,这个常识就是那些大家都会,不会就可能被笑话的东西,比如剪刀石头布、老鹰捉小鸡。孩子知道这些常识才能和小朋友们玩在一块,当大家都在讨论“超级飞侠”的时候,他不能不懂“超级飞侠”,不然会被孤立和冷落。

当然,这些常识只要会就够了,剩下的就是要有足够的经验让孩子去练习,得让他不断地跟一个同伴、两个同伴不停地去磨合,不停地有相处的时间。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告诉我,他为了自己孩子能融入环境、交到朋友,她在短短的一个春节,跑了3个不同的地方,找了10几个不同的孩子来跟他玩。

试想,春节也就这几天,孩子需要跑去不同的地方,还得跟10几个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每个小朋友身上花多少时间,能变成好朋友吗?

小朋友知道怎么玩之外,还要懂一些技能,比如礼貌性的技能,我们经常说:礼貌性的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朋友,会玩的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朋友,会使坏的孩子特别容易交到朋友。

抓住他的心思很难?其实都是心机和套路不够! 第2张

可以试着这样来玩

我们要跟孩子建立人际关系,最终的目的在于你高兴、我高兴,我们各在彼此的心中种下快乐的种子。但是如果要具体到玩什么,确实没有统一的,因为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样,程度也不一样。

对于高功能的孩子,他人际交往的最后一步是要回归环境,要回归社会,尤其是3、4岁以后的小孩,他的游戏发展取向都偏向聊天和角色扮演的假扮游戏,所以如果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生活拿来操作,我们可以把生活变成游戏化,那就能最后一步拉近他们跟同伴互动的这一层间隙。

所以和高功能的孩子玩,我们会代入一些富含剧情的、角色的、对话的、问题解决的游戏,比如剧本游戏(拿具体的生活场景来玩游戏),因为跟他的生活接近,我们可以教他如何滴滴打车、如何叫外卖、如何上餐馆点菜,如何到医院看病······

而对于中低功能的孩子他们不急着去玩这些复杂的游戏,而是更需要先培养注意力、眼神、认知、语言这些能力。可以用一些感观社会性的互动,比如追逐、举高高、摇晃,简单而又有架构的游戏,先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然后再去学习他们必要学习的东西,有了能力之后,我们再去提高孩子的玩法。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地操作PCI,很多时候都在于我们不敢放手玩不敢在游戏里做减法,总觉得没有教东西,心都是虚的。

但实际上就是人际关系是不能教东西的,就比如一个愉快的电影约会,看不是电影本身,不是在约会的过程中去问你刚刚演了什么,大意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而在于相处的时光能让情感升温。

所以孩子如果在游戏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注意力和主动,那他在生活中也没有问题了,好的情感基础能赋予两个个体之中用更高级的互动方式。只要先和孩子建立人际关系,建立好了你们可以聊天,聊天之中就能代入全部的认知。

步步为营,步步设置心机,才能抓住他的心啊!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