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迪斯尼遭遇家长“哭穷”,制止孩子乱花钱只有这一种方法么?

迪斯尼遭遇家长“哭穷”,制止孩子乱花钱只有这一种方法么?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 ◆ ◆

被一篇攻略种草,这两天带六六来上海体验迪士尼。入园时她要去商店买东西,我说买了要拿一天很累,晚上回酒店前再买,她想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看完烟火回去时,就兑现承诺去了园区的商店,因为我俩出门旅行从来都有一个小约定,一天只买一个纪念品,所以她为了找个最想要的,就在商店里转来转去,我就站着等她,然后就听到了一家人的吵闹。

孩子应该是想买些纪念品,可家长不愿意买,孩子就咧着嘴坐地上嗷嗷哭,任凭妈妈在旁边怎么说,表情投入的没一丝变化。直到爸爸大喝一声“别哭了,家里没钱,饭都吃不起了,这里东西那么贵,买什么买?”小男孩像是猛地一惊,暂时停住了哭,转头问妈妈,没带钱吗?那位背着burberry双肩包(那款包低调小众的连山寨假货都不会有)的妈妈顺势说了句,是啊,没带,而且咱家确实没钱,要节约哦宝贝。

那个孩子跟六六差不多大,些许对金钱已经有了一些概念了,知道没钱怎么闹都没用,也就乖乖的屈服了。但是这种“一针见效”的解决方式,真的是可取可用的吗?我真觉得,坚决不是。

如果家里明明不穷,请不要把“哭穷”当做一种策略。因为眼前虽然达到了某些目的,但长远来看,父母从小的“哭穷”,会对孩子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金钱观错乱、不敢期盼高贵生活、或是过度看重金钱。

迪斯尼遭遇家长“哭穷”,制止孩子乱花钱只有这一种方法么?

2◆ ◆ ◆

我想到了朋友小H的故事。

小H就是一个在哭穷声中长大的人,其实她家境并不算差,一般家庭吧,但她爸妈一直秉承着一个观念:钱是攒出来的,够吃够穿就行,银行里不断上涨的数字才是最踏实的拥有。

要说这也没什么错,咱们父母一辈大多是这样,勤俭持家,传统美德发扬的淋漓尽致。然而小H想要任何东西时,他们都张口闭口简单粗暴地用“咱家穷,没钱”来打发,这种贫穷教育理念就有点问题了。

小H一直很羡慕那些“家里不穷”的同学,可以穿好看的衣服,不需要每花父母一分钱都有深深的负罪感,但她又很懂事,她知道,各有各的生活,没必要去攀比,只不过心底里的那种小自卑,缺钱带来的压力,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溜出来,藏也藏不住。

在小H买房,父母一下拿出全款后,小H才知道自己家不算穷了,可从小因为觉得自己穷而带来的影响,几年过去依然改变不了。她很郁闷的跟我说,一直被哭穷的日子,让她很压抑的长大,而且因为从不舍得买衣服而丧失了对穿搭的审美,因为不舍得娱乐开销而抗拒社交,甚至一度自卑的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贵”的事物,从小的影响根深蒂固,这是爹妈想要的效果么?

如果哭穷成功让孩子不乱花钱,让家长银行卡数字不断攀升的代价是生活品质的下降以及观念格局的变窄,算不算弊大于利呢。

迪斯尼遭遇家长“哭穷”,制止孩子乱花钱只有这一种方法么? 第2张

3◆ ◆ ◆

其实看看咱们身边,爱跟孩子哭穷的,除了极个别是真穷,绝大多数家境都不差。不穷还哭,是因为把“哭穷”当成了一种教育策略,往往想要达到这样两个目的:激励孩子奋发上进,或是阻止孩子肆意购买东西。

听起来这两个目的本身都无可厚非,然而通过“哭穷”的途径,能有效达成吗?我看,难。

虽说有句话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更多的所见所闻确是“寒门难以出贵子”。

背负着“我家很穷”的压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赚钱不易,生活艰辛,从而将压力化作动力,激发人生潜能,依靠艰苦奋斗获得更好生活。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压力的转化对于一个心智并未成熟的孩子来讲,是痛苦的,是不安的,万一没成功转化成动力,反倒被压倒压垮了呢?别说那是因为他抗压能力差,既然出发点是对孩子无尽的爱和善意,那么身为家长,就要尽量避免一切伤害孩子的可能。

再说说阻止孩子肆意购买东西这件事情。孩子见了卖零食卖衣服尤其是卖玩具的,见什么要什么,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

买吧,一点儿用没有,家里相似的都好几个了,这个就算买回去,也不过是受宠两天就被打入冷宫的命运,真是大大的浪费。不买吧,孩子不愿意啊,讲道理又不听,强行抱走就大哭,倒是用没钱买不了当挡箭牌,还比较会见效。

是啊,没钱,买不了,哭闹也没用,自然就乖了。可这乖乖听话的背后,是一颗相信了自家穷人一等的心,和一种被迫接受自己不配拥有的情绪。

迪斯尼遭遇家长“哭穷”,制止孩子乱花钱只有这一种方法么? 第3张

4◆ ◆ ◆

我倒觉得,与其用没钱来敷衍孩子,不如在他想购买某样东西的时候,试试这样说,或许能更加有效的阻止孩子肆意购买东西,同时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1)表示理解和同情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东西,它很好吃/漂亮。”

让孩子知道,你明白他的想法,懂得他的喜爱,理解他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正常的表达诉求。

(2)说明不能购买的原因

“但是它并不适合你的年纪,大一点才可以吃,要不然会生病的/可是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和它很像很像的,再买一个就是浪费了/我们之前约定好的,今天出来不买东西,说话要算数哦。”

用不适合、家里有类似的、需要遵守约定这样的理由,更能让孩子明白不买的原因。

(3)强调想要和需要的差别

“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可以买,因为它是男孩子的东西,并不适合你。你应该相信妈妈,你喜欢的东西,真的有需要,妈妈都会买给你。”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买不是因为买不起,同样买得起也不能随心所欲,家里的钱会给你生活的无忧保障,但你需要懂得对欲望的筛选和控制。

(4)给购买设定一个条件

“你今天自己像个大孩子一样自己走路,不用妈妈抱,晚上就来买这个东西,好吗?”(第一次自己带六六去大阪旅行时,就是靠着这句话,又少花钱又让她自己走路的)

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是必须禁止食用或者使用的,可以和他一起商量一个小目标,达到了才有奖励。如果这件东西现阶段来讲确实超出了经济承受范围,可以对他表达出通过努力就有希望得到的意思。这样,更容易产生激励的效果。

最后,再讲个故事吧: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离婚后经济压力比较大,就在工作之余兼做钢琴老师。有一次没有地方托管女儿,就带着女儿去学生家上课,女儿看到别人家的别墅豪车,羡慕地对妈妈说:“她家真有钱啊!”

妈妈温柔而坚定地回答:“你早晚也会有的。”

女儿欣喜地问:“真的?什么时候?”

妈妈笑意满怀地说:“当你足够努力的时候。”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