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娱乐明星 > 看冯晓泉如何爱子有方

看冯晓泉如何爱子有方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谁说父爱就该粗犷豪放,母爱就该细致温柔?父爱母爱本无定律,冯晓泉、曾格格就以他们的独特方式告诉你:父爱中包含母爱的细腻,母爱中更可以具备父爱的豪放。

看冯晓泉如何爱子有方

谁说父爱就该粗犷豪放,母爱就该细致温柔?父爱母爱本无定律,冯晓泉、曾格格就以他们的独特方式告诉你:父爱中包含母爱的细腻,母爱中更可以具备父爱的豪放。

听到杂志圈里的一个朋友说,晓泉带着儿子给某杂志拍了组片子。这是不是证明一直低调的一家人终于高调了呢?在找到了他们并提出采访要求后,对方停顿了一下,说要过一天才能给我答复。果然,一天后,我接到了电话,结果自然是理想的。可我又在想,那一天的时间,他们是在做什么?是在思考要不要拍摄吗?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顺下去,结论又该是,他们依然选择低调的生活。

关于高调和低调的猜测,没有答案。直到见到的那一刻,答案不攻自破。格格的一句:“你们杂志是第一本让我们全家出动的杂志”已经道破天机。

晓泉和格格红了很多年,从《中华民谣》到《冰糖葫芦》,他们为民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们被很多人记住。“夫妻档”的事实他们从不避讳,可是关于冯天一,知道的却是寥寥数人。一直以来,他们都将孩子和事业绝对化地分开,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不带他出席任何公众场合。

而当一些国外的朋友了解到这些时,善意地规劝格格,给孩子留下一些童年美好的记忆吧,更何况他该获得的要比他已经获得的多很多。那一刻格格突然意识到,从小公开化的教育对孩子该是有帮助的。因了这样的思想转变,这一家三口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父子篇

细心爸爸与淘气儿子的对决

从一走进影棚开始,天天就始终围着爸爸转,格格认真地做着她的造型。影棚里有一只猫,天天对猫来了兴致,总是喜欢凑上前去,晓泉一步不离地跟在身后。看来,晓泉比格格会更加悉心地照顾天天。而对于天天的言行举止,晓泉也比格格更细致关注。

细致的爸爸通常更加柔和、更娇惯孩子。特别是按照常规式421的家庭组合,3岁的孩子可以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强大外力的支持下和父亲对抗了,更何况,现在的爸爸,就算自己在儿子面前受了委屈,也是表面上忍气吞声,心里则开心不已。

但这仅仅是我们按照现代家庭的模式做的一个简单判断。在冯家,他们真是打破了常规,依旧遵循着旧黄历行事,依旧是儿子服从着爹。

 

天天是个很乖的孩子,初见到他,大家都好奇地问:“这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这时候,天天会细声细语地告诉你:&ld

quo;我是男孩儿。”坐在一旁的冯晓泉显然比儿子不好意思,他略带抱怨地埋怨:“为什么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女孩呢?我就怕把他打扮成小姑娘样子。天天,用男人的声音告诉阿姨……”话音未落,只听一个仍旧稚嫩却高亢响亮的男生向所有人宣告:“我是男孩儿!”

冯晓泉以男人的方式爱着天天,在众人面前,大男人和小男人的一场对决解决得如此平静。

在和晓泉聊天的过程中,旁边一直放着一只录音的mp3。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我和天天沟通的一个“中间人”。因为对各种电器都感兴趣,他站在我身边,小手好奇地指指,但只是有距离的指一指,没有触及丝毫。之所以很明晰地强调这个细节,是因为冯晓泉略带自豪的一段讲述。

在天天两岁的时候,他莫名奇妙地对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段时间,只要见到周围有人用手机,天天便会哭着闹着要过来攥在手里,让机主给他调出手机里的音乐铃声,因为遗传了爹妈的音乐基因,他听到音乐便会兴奋地扭动身体。老辈人从未因此责怪过天天,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天天音乐天分的一种表现。可是冯晓泉坐不住了,一天当天天再次向别人伸手要手机的瞬间,晓泉一下子从朋友手里夺了过来,站在一旁的天天努力地伸着胳膊,略带哭腔地叫着。

这个狠心的爹不顾孩子怎么闹,先是耐心地告诉他,“你不可以这样,天天要做个懂礼貌的男子汉。”孩子的本能在那一刻是听不进任何规劝的,他急得边哭边叫,从未在儿子面前发过脾气的冯晓泉霎时紧绷面部,他用更坚决地态度对待着当时不满3岁的儿子。这是他的方式,这是他做父亲的方式!即便曾格格和爷爷奶奶的内心有万千不舍,但没有人可以干涉他的举动。

那一次天天与爸爸的对决,以天天缄默着面对那个严厉的男人而告终。采访当天,当我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给天天拍照的时候,他也只是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地盯住我的手机,没有索要,也没有哭闹,在纪律和自由之间,天天这个小男人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如此明理的小男人,不知道究竟还有几个?不管这个数字是十位数还是个位数,反正,冯天一算一个!

 

大男人和小男人的爱的互换

天天天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敏感。“冯天一”这个名字的由来也与爸妈的音乐有关。天一出生那天,正巧爸爸正在录制

单曲《天下一家》,不知是为了纪念这首歌,还是这首歌专门为儿子而作,“冯天一”三个字就和这个男孩连在了一起。

两岁半时,天天被送进幼儿园,每次老师让他表演节目时,他都会很自豪地唱父母的作品,老师惊叹,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怎么音准会这么到位?在老师向冯晓泉讨教原因时,这个当爹的没有了半点儿当爹的样,笑呵呵地告诉老师:“儿子是我和格格最忠实的歌迷,他最爱看的电视就是我们的演出录像。”儿子用崇拜的方式爱着爸爸,爸爸用细节留住儿子每个阶段的成长。

冯晓泉戏称,自打有了天天,他家一点儿秘密都没有了——

晓泉和格格为了便于事业的发展,有了专业的录音棚。但他们很少向别人提起录音棚的事情,天真的儿子却丝毫不顾及这些。越是人多的时候,他越是张罗着给自己录音,“别看天天只有3岁,他的作品可不少了,作为父亲,我想我该尽最大可能的为儿子留下他童年的点点滴滴!”

采访父子的部分临近尾声,天天告诉我,他对钱的概念是以“米”为单位,现在天天已经有了80米的钱。我好奇地问:“天天要用这些钱买什么呢?”天天挠挠头,“阿姨,我喜欢狮子王,可是爸爸都给我买了,我要用这80米的钱买好多好多葡萄,因为爸爸最爱吃的就是葡萄了。”我轻抚着天天,无言以对,以文字的形式把天天对爸爸的爱传递给冯晓泉,相信,看到这些,他该是最幸福的爹了吧!

母子篇

粗心妈妈和儿子的自由天空

格格给人的感觉逃不过这几个词:温柔、文静、细心。可看到他家对孩子的方式,这种印象会被彻底颠覆。

“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晓泉细致。我从小就是特男孩子的那种性格,爸爸也是把我当男孩儿来养,那时候我只要不好好练琴,就会挨打。有了天天,我是希望他能够淘一些,我觉得淘气是男孩儿的特质。而且4岁之前,我不会去管太多,任由他的发展,只要大方向是好的就没问题。但4岁以后,我恐怕会要求他学习一门乐器,未必让他成为音乐家,但这种熏陶是一定要有的。”

这样的论调似乎与晓泉对待天天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晓泉说过,他不会要求孩子学习乐器,虽然家里的条件给了天天充分的基础,但孩子的选择才是最终的选择。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庭都会

面临这样的问题:父母意见不统一。对于天天的爸妈,他们同样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晓泉总是特别细心,也很严厉地管天天,我有时候就会看不过去,会责怪他。这毕竟才是个3岁半的孩子,我们能要求他什么?孩子与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在于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在释放天性,没有我们这么多的顾虑。可我也理解晓泉,他是一个规则性很强的人,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是不受控制的,晓泉会因此而急躁。”

这段独白如果单看上半部分,是有些怨气的,但是如果再看了下半部分,这个转折又不难看出格格的包容和理解,而这也正是不同方式的父爱和母爱和谐统一的另一种诠释吧。

 格格自嘲是个粗心妈妈,与晓泉的细心刚好相反。

“天天一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玩儿秋千。因为我是个特别爱刺激的人,也希望他能同样感受到刺激,所以秋千荡得很高,但就在我用力往回拽的那一下,天天因为我用力太猛被倒扣在地上,我抱起他,看着他头、鼻子都出血了。吓得我急忙往屋里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都吓住了,大家已经来不及责怪我就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那次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来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留下了后遗症,从此不敢再让天天接近秋千’,我说没有,现在我还会带他去玩儿,只是注意了很多。”

但粗心的妈妈会有另一方面的优势,就是不会紧盯着孩子的,会给孩子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对于自己的粗心,格格看似是在寻找理由,但她说,孩子的成长就需要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在男孩子的成长中,爸爸所占的比重一定要多于妈妈,爸爸可以让他体会到男性世界的感觉,爸爸对儿子的拥抱和妈妈都是不一样的,那种力量是妈妈所无法给予的。这看似“找”出来的理由一点儿都没有错,这正是一个男孩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一种能量。

在他们家里,晓泉对儿子总是贴身关怀,格格更多的是有一点距离的注视和尊重。5月底,晓泉和格格决定带天天到美国去旅行。晓泉这个细致的男人早已将行程安排妥当,但格格坚持征求天天的意见,“其实天天不知道美国在哪里,也不知道要坐多少个小时的飞机,从他嘴里说出来的纽约只是一个名词而不是一个城市,但我还是想知道他的意见。

我不希望像很多家庭那样,孩子到了青春期会责备自己的父母不尊重自己,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

父母没有养成尊重孩子的习惯。”人们总喜欢说,孩子伴随着父母,似乎父母总是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但在看来,他们之间的那片自由天空让他们一起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

近来格格和晓泉又要有新作诞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歌里面又多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天天出场了。格格说,这是给天天留下的成长印记,等他长大了,听到自己和爸爸妈妈唱的歌被收录在唱片里,他一定会很快乐,很幸福的。

保健知识
母婴用品
婚姻家庭
社会公益
跳蚤市场
十二星座
娱乐明星
宝宝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