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为什么不能唠叨孩子

为什么不能唠叨孩子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8.2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唠叨的父母,或许也爱孩子,但一定用错了爱的方式,千万不要打着道德的名义为“唠叨”正名。不然,我们将一代代把错误的教育方式传下去,受苦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叮咛嘱咐型唠叨也好,牢骚抱怨型唠叨也罢,传达的都是焦虑和消极,伤害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什么不能唠叨孩子?

唠叨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挫,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因为父母频繁叮咛也好,时常抱怨也罢,这些唠叨传达的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满意。

“你别忘了拿书包!”——孩子听了就会觉得自己很“无能”,好像连这点小事都记不住。即使孩子一两次曾忘记过拿书包,家长每次都揭伤疤,更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人家谁谁谁!”这种父母普遍用的“激将法”,不但不会激发孩子上进心,反而导致孩子叛逆。

自信,是从一件件做事的成功里逐步建立起来的。总是被家长唠叨的孩子,束手束脚,不敢尝试,是不会建立起自信心的。不被父母肯定,也容易缺失安全感。

为什么不能唠叨孩子

唠叨导致孩子依赖心严重,不利于孩子的自立。

“该起床了”,“该写作业了”,“该换衣服了”……表面上看,孩子很依赖父母的唠叨,是孩子不行。尤其当孩子依赖心理养成后,父母继续唠叨:“我不说,你就不知道吧,你就不能自觉点”。实际上,这是在最初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阶段,父母没有放手导致的。

父母的唠叨,体现的是一种内心的控制:没我,你就是不行。

我们一边控制孩子长大,一边嫌弃Ta不成熟。

唠叨导致孩子叛逆心增强,性格不完善。

很多从父母唠叨环境里出来的孩子,脾气不好,说白了就是情绪控制力差。所谓上行下效,唠叨就是一种情绪管理不善的外在表现,孩子浸渍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是唠叨,就是暴躁。

孩子为什么听多了唠叨就会叛逆?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别再以爱的名义去唠叨,真爱讲方法

1、平等对待,一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不自觉地学习父母身上的优点,耳濡目染远远大于口头传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家长认为“我当年做不到,是因为没人给我讲这个道理”,可是,别忘了“说比做”容易地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想通过唠叨、指挥孩子去做,孩子当然不能心服口服。长此以往,还失去了在孩子心目中的敬畏,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束手无策时,不能跟孩子坦诚交流呢?你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啊。

我同事Meeka的儿子9岁,自从他接触了一款“我的世界”游戏,日渐沉迷。Meeka为此跟儿子温柔认真地谈了一次话。

“妈妈没玩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但是看你被它深深吸引的样子,一定很好玩。换做我小时候,可能也会这样。或者,换做将来你的孩子,Ta可能也会这样。哎,咱们不如一起商量下,如果将来你有了孩子,Ta一玩游戏就是一两个小时,你会怎么办呢?”

小石头扑哧一笑,“啊,我的孩子啊?”很明显,他感到这种设想遥不可及,又有点意思。看到妈妈认真思考的样子,他也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嗯,玩手机久了眼睛会疼会近视,还有可能睡得太晚,第二天起不来,上学就迟到了。嗯,妈妈,我想我不会像你那么倒霉,有个这么不听话的儿子的。”调皮的小石头说完哈哈笑起来,Meeka也被他逗笑了。

神奇的是,小石头从那次谈话以后,就不再玩游戏超时了。他主动让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沙漏,时间到,就主动放下手机。

所以,为什么不能跟孩子开诚布公地探讨问题、一起成长呢?

我们有时候低估了孩子的自控力,总是不敢放手,反而去唠叨,去控制,然后适得其反。如果像Meeka那样尝试着跟孩子平等对待、民主商量、启发思考,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用规则代替说教

我朋友的孩子,去年9月份上小学一年级以来,总是起晚导致迟到。妈妈每天都喊好几遍,但不到最后一刻,孩子不起。后来,他妈妈跟他制定了一条规则。

“你把闹钟设置成提前十五分钟响,闹钟响了后,你先赖会儿床,七点整我喊你起床,就喊一次,怎么样?如果你不起,我也不叫你了,迟到的结果,自己承担。”因为这个规则是商量制定的,所以孩子很痛快地答应遵守。

起初因为不习惯,继续迟到了两天,还挨了批评。但后来,孩子按时起床,甚至不等妈妈喊他,他就起来了,再也没起晚迟到过。

所以说,用规则代替说教,不但锻炼孩子的自立,还能让孩子将行为和结果联系起来,培养责任感。

3、信任孩子,适当放手

适当放手,让孩子敢于去尝试,这也是培养孩子的勇气。我们总是一副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的样子,其实也是一种盲目自大的无知。世界上的道路无数条,我们才走到哪里?哪怕是孩子走的那条路是我们走过的,哪怕明明知道路上有一块绊脚石,只需适当提醒和告知就好了。如果孩子还是决定去尝试,我们不妨放手支持。令我们摔跤的绊脚石,或许孩子就能轻松绕过去;即使摔倒,吸取的教训也比我们说教来的深刻。

当孩子心理上构筑起抗拒唠叨的“防火墙”,再好的道理也难穿透。父母自以为的“谆谆教导”,或许是孩子眼里的“喋喋不休”,甚至令孩子头痛、反感。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