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6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什么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吗?接下来看看下文详细了解一下吧。

最近研究“延迟满足”这个题目,刚好在自己小朋友身上观察到一个有趣的场景。
一天早上,吃完早饭,离上幼儿园还有一段时间。爸爸问:“我们现在看Wheels on the bus吧!”(这是孩子最近最爱的一部动画片)。结果,小家伙很淡定地回答爸爸说:“早上时间太紧张了,还是晚上再看吧!”
上面的场景,虽然算不上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延迟满足,因为晚上看,仍然是看10分钟,而不是更多。但是,作为一个4岁小朋友的答案,孩子的回答多少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显然,他在头脑中经过了一个快速的决策判断过程,觉得早上时间紧张,可能不见得能看足10分钟,而晚上时间宽裕,肯定能看上10分钟。
我们都希望孩子具有延迟满足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或是养育方式更能够培养孩子的这种延迟满足能力呢?这里有3个关键词要分享给大家:适时、信任和自主。
第一个关键词,适时,指的是要适时满足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甚至需要即刻满足孩子。比如孩子饿了,渴了开始哭闹的时候,即使我们不能马上把孩子抱起来,给孩子喂奶、喂水,至少也要先在言语上和孩子有互动,“哦,宝贝,妈妈听到你哭了,你是饿了么/渴了么?”

在2岁前,给到孩子持续稳定即刻的满足,会让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安全感,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反之,一个孩子在生命之初,就受到“延迟满足”的对待,那么他会认为生存所需都需要艰苦的“争取”,而越是得不到,内心越想要。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未被满足的欲望是最强大的。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第二个关键词,信任。2012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他们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前面加了一个环节。研究人员,把孩子分成2组,并告诉他们要先完成一个美术创作,如果他们愿意等待,会得到更好的蜡笔。结果,对其中一组孩子,研究人员兑现了承诺,而另一组,则和孩子说“抱歉,蜡笔没有了”。在接下来的棉花糖实验中,第一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第二组只有3分钟,经历了可信成人的孩子与经历不可信成人的孩子,等待时间,前者竟然是后者的4倍。

这样的结果不难理解,只有相信会有第2颗棉花糖,等待才有意义。既然“之后”的奖励也不一定会有,那还不如“现在马上得到,管它是1颗棉花糖还是2颗棉花糖。”这个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信任,是孩子是否愿意选择延迟满足的一个前提。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商场里看到一样玩具,特别想要,而我们觉得家里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于是和孩子说,“你看,今天妈妈钱带的不够,等下次带上钱,咱们再买。”但我们内心非常清楚,并不会有“下一次”了。又或者,我们和孩子说:“等你过生日的时候就给你买!”可是,真到孩子过生日,父母可能早就忘了曾经说过的话。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孩子就变得不再相信大人,进而不再信任环境。所以,切勿轻易和孩子做出承诺或者是哄骗孩子,这都会损害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第三个关键词,自主。加拿大研究人员在197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当孩子觉得是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是他人在控制延迟,也就是说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给出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进而干扰自控能力,妨碍孩子展现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成为一个“控制型”的父母。比如,代替孩子来做出“延迟满足”的决定,而是要支持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做决定,从而鼓励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面对诱惑,却要延迟满足,并不容易,这其中有一些经过研究验证的有效的策略。从小就把这些策略教给孩子,会让他们受益一生。下周,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样的策略有助于延迟满足。当然,这些策略对成人来说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