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疾病 > 患自闭症小朋友

患自闭症小朋友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患自闭症小朋友

关于自闭症——自闭症又叫做孤独症,是一种因为脑部功能异常而引发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左右就会被发现。它会影响儿童的脑部功能,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就像普通孩子一样,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智力水平不同,行为特征也存在着差异。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他们普遍倾向固执和自我中心。在语言和社交发展、认知和学习方面,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异常情况。

* 目前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主要方式——

1、 行为和沟通治疗;

2、 生物医学和食物治疗;

3、 辅助治疗,如感统训练,集体活动;

* 儿童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时机——

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关键,因此3岁左右是确诊和开始治疗的关键期。

*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尽早发现儿童自闭症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只要父母注意观察,细心比较孩子与其他孩子发育不同的特点,并及时到正规专业机构诊治,就会得到答案。自闭症比较常见的早期表现有:

1、 与人缺乏目光交流;

2、 对周围漠不关心;

3、 语言发育迟缓并且有障碍,辅以手势表达需要;

4、 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5、 过度偏爱某些东西,喜欢旋转的东西;

6、 不能接受日常习惯的变化;

7、 莫名其妙地笑;

8、 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9、 不喜欢和别人拥抱;

10、 不容易与别人一起玩。

* 父母该如何帮助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在和自闭症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他们和其他孩子并不相同,所以应该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1、 尽量给他们简单、明确和一致的指示;

2、 预先告诉他们可能会有的转变,让他们做好准备;

3、 多给孩子视觉的提示和具体的例子去帮助他们了解新的概念;

4、 帮助他们在社交场合表达自己,传达和交换意见;

5、 尽量鼓励和协助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改善社交和沟通技巧;

6、 不要特别理会他们不正确的社交行为,可是当他们做出正确的社交行为时,应该加以赞赏和鼓励;

7、 家长和治疗师保持紧密联系,互相提供有用的资料。

比较常规的自闭症康复机构,都是通过个体测试、一对一辅导以及患儿间的集体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回归现实社会。但是在这种方式下,自闭症孩子们通常会失去和同龄的普通孩子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目前,一种依托于幼儿园生活的自闭症治疗方式正在尝试让自闭症的孩子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和普通孩子有共同的幼儿园日常生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一日生活是什么样子吧! 文/朱田田 部分摄影/柴玥 特别感谢/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有助于自闭症小朋友康复吗?

Q:这种让自闭症孩子在幼儿园里随班就读的治疗方式,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A:让自闭症的治疗和幼儿园生活接轨,是为了在治疗以外,让孩子们参加普通班的一些活动,使他们可以逐渐融入正常的班级。这样自闭症的孩子就会有更多和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并且建立友谊。

Q: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吗?

A:对于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的初入园的孩子,或者是那些过度活跃,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孩子,我们会进行个别治疗,着重训练他们的基本学前技能。当孩子有明显进步后,我们会把一对一的治疗调整为一对二,或是小组辅导的形式,着重训练孩子听从指示的能力,以及社交和沟通的技巧。

当孩子在沟通、社交及行为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时,我们会安排他们进入幼儿园的普通班,并且提供入班支援和入班后的一对一治疗。

等到孩子们适应了普通班的上课环境后,我们的治疗就会逐渐减少,不过仍会和普通班的教师进行定期检讨,看看这种模式是否切合孩子的需要,并按他们的学习表现和进展作出安排。现在的几个孩子基本都进入到入班的阶段了。

Q:他们走进普通班级的时候,会不会被其他孩子另眼看待?

A:这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处理方式。老师们不会去刻意地渲染某个小朋友和大家不一样,孩子们也就会不在意这个小朋友和自己有多么大的不同。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来,普通班的孩子们反而对自己班上的自闭症孩子给予更高的热情。他们会在下课后过来探望单独上课的孩子,送瓶酸奶、打个招呼什么的,感觉特别亲。

Q:这些孩子每天接受个体训练的时间是多少?

A:我们会根据孩子在入园能力评估中表现出来的个体情况,以及家长的需要来安排,基本在两个半小时至五个小时之间。

Q:个体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A:主要包括6方面。首先是学前适应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坐好”“看着我”等内容。然后是肌肉训练,包括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的练习。第三个是沟通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发音和语言表达的练习。第四方面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

第五个方面,也是我们最注重的,就是认知能力的培养,希望孩子在随班就读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在认知方面的差距不会太远。最后是社会交往方面的联系,包括问好、告别,回答爸爸妈妈名字等内容。

Q:孩子与老师间的一对一训练关系,会不会导致他最终只接受自己熟悉的老师?

A:训练是一对一的,但是老师不是固定的。每天上午和下午的个体训练,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负责,第二天再换另外一对老师。老师们会在每天晨会和午休时交流训练计划以及孩子之前的课堂表现,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

Q:目前来看有没有明显的成效?

A:这与孩子的个体情况有关。年龄偏小的几个孩子,因为介入早,所以改善的幅度比较大,他们在认知和与老师的呼应上有很明显的进步。而接受治疗比较晚的两个孩子,相对来说收效较小一些。我们希望他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基本具备入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