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孩子随妈姓,只会产生矛盾。这是真的吗?

孩子随妈姓,只会产生矛盾。这是真的吗?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性,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传统风俗,社会道德的问题。因为牵扯到财产的继承以及祖先的祭祀等很多问题,这是一件大事。

现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孩子随父姓,而且女士嫁入夫家以后也要改随夫姓。在以前的中国也是这样,只不过解放以后,倡导男女平等,中国废除了女随夫姓这一传统习俗。但是,世界其他国家仍然如此。因此中国是男女最平等的国家,也是唯一的国家。

孩子随妈姓,只会产生矛盾。这是真的吗?

各种社会习俗的形成不仅仅是某些人的规定,而是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与自然作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行为准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而习俗也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所有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总和就叫社会道德。而社会道德才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强大的民间法则。也可以这样说,道德就是人的生存法则,他是天地运行规律在某一地域的体现,也符合某一地域人类的生存规律。所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这是这个民族若干万年以来形成的行为法则。因此道德的根本一旦被破坏,人类社会有可能混乱,乃至于导致民族的消亡。历史上消亡的民族都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觉得孩子只是改了个姓氏,其它的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怎么会有矛盾呢?其实不然!

在农村,若孩子随母性,给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上门女婿”,而上门女婿的话就会有给低人一等的错觉。虽然现在思想越来越开放了,但难免会有根深蒂固的一些人。

而且现在农村很多都在重新修订族谱,孩子随母性了,让孩子归入哪里?

另外还有家产的问题,虽然并不一定大富大贵,但有时候就有一些人,一些亲兄弟亲姐妹为一分利而反目成仇。孩子随母姓,那么以后父亲这边的,母亲那边的……反正挺复杂的,我们这边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孩子随妈姓,只会产生矛盾。这是真的吗? 第2张

有的网友看到这个问题却有着自己的回答:

什么叫孩子随母姓没有必要?那跟父亲姓就有必要了吗?中国最早是没有姓的只有名,也没有影响传承啊!

由于历史原因,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都是一样重视一样培养的。这些子女成婚后,能生育两个,其中一个跟女方姓就成了女方父母最大的心愿。

普遍来说,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的地区,比如苏北,男方不太能接受跟女方姓。在苏南这种计划生育执行的比较好的地区,男方就大都能够接受。

我是苏南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男方父母都挺通情达理的,都是同时代的人,能够理解女方父母的心情,都生两个了,那么其中一个跟女方姓又有什么不行呢?

其实就我们而言,大多没有非要跟谁姓的想法。毕竟孩子等到十八岁之后,都能自行决定自己的姓氏了,现在争来争去的,又何必呢?让其中一个孩子跟母姓,只是对老一辈的尊重和安慰罢了!

也有网友是这样说的:

1、生孩子是生理决定的,就生孩子而言,每个母亲都是幸苦的,都是伟大的。所以拿能生孩子这个生理功能说事,本质上就是无赖。那么女性来例假,也可以怪男人了?为什么男人不来例假...…

2、如果认为男的窝囊,自己经济上已经没问题,可以选择离婚自己过,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跟一个窝囊废在一起?婚姻的本质是合伙过日子,既然瞧不上了可以选择跟别人合伙或者自己单干!如果连散伙的勇气都没有,那就当怨言随便说吧。真正思想独立财务自由的女的不会一边BB自己的老公无能还一边委屈自己和无能的人在一起凑活着过。离了,孩子是谁的跟谁姓。

3、男女平等不是说孩子跟谁姓,中华传统跟封建迷信是两码事!那些爱把外孙当孙子喊得姥爷姥姥,不光是名分上越位了,更是封建思想作祟。

4、本人支持男女平等,支持国家立法保护妇女权益;不支持也不反对单身不结婚;支持试管婴儿;不支持也不反对同性恋,但还支持变性。如果女的那么作践自己的性别,拿性别说事,建议你搞试管婴儿要么变性。怎么了?金星人家就活得不精彩吗?

5、在姓氏方面,欧美国家有欧美国家的传统,中国有中国的传统。传统是来传承的。这些姓氏传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混乱了吗?影响经济发展稳定了吗?如果没有,那为什么不继承并发扬光大呢?为什么要添乱呢?

6、私以为某些家庭要求子随母姓,一是娘家态度不端正封建思想作祟,要么就是家庭里面的权利斗争中女的处于优势地位,男的比较无能。男同胞们,无能不是你的错,但纵容女人无视传统还要自己父母难受就是你的不对了。明正才能言顺。原谅无知是宽容,纵容无知和无耻就是犯罪,到头来受伤的是整个家族。

7、最后建议一点,夫妻关系不错,家庭和睦,女方非要让孩子多点所谓姓氏上的纪念,不妨参考下香港的做法。比如男的姓倪,女的姓马,孩子不妨教“倪马牛逼”!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