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不知道这几点,你的孩子可能会一直受欺负!

不知道这几点,你的孩子可能会一直受欺负!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段时间相信大家也被霸凌事件刷了不少屏,虽说咱们孩子大多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但实际上孩子长大之后容不容易受欺负,和幼儿时期父母的教育管理影响极大。

前段时间相信大家也被霸凌事件刷了不少屏,虽说咱们孩子大多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但实际上孩子长大之后容不容易受欺负,和幼儿时期父母的教育管理影响极大。

宝宝在玩耍时会不会受人欺负,受到欺负后宝宝怎么办,父母采取什么方式处理?如果宝宝欺负别人,是什么原因,父母又是如何处理,如何教育?孩子的行为受父母影响极其深远,在这种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宝宝终生!所谓3岁定80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人欺负?

孩子第一次受到欺负,往往不是太严重,或许一开始只是揪揪你头发,抢抢你玩具。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没有采取应有的反抗,当他发现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会强烈反抗,很好欺负后,他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有意欺负你。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养成这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唯唯诺诺的性格呢?这和幼儿时期建立的安全感有很大关系,在宝宝没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他会对很多事物缺乏勇气和信心,比如面对逆境,首先想到的是逃避、顺从,而不是反抗。所以父母在幼儿时期能否给宝宝建立足够的安全感,通过何种形式建立安全感会对宝宝此后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

孩子受欺负了,妈妈该怎么办?

理性看待小打小闹

在孩子玩耍打闹过程中,家长会担心自家孩子是否吃亏,实际上孩子间的打闹在多数情况下带有更多的游戏成分,在玩耍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之间如何交往,所以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太多吃不吃亏的概念。所以只要是不严重的打闹,孩子也没有当回事的话,家长还是没有必要追究,孩子这头打完,眼泪一抹,又能抱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威慑制止对方小孩的行为

若孩子打闹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孩子之间一时无法解决,家长可以出面。这里要说的是,家长作为大人的身份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威慑,不要再以恫吓的方式或者斥责的方式教育对方小朋友,只要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家长及时制止对方孩子的打人行为,要求他归还抢来的东西,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小手是用来拥抱的,不是用来打人的”。

不知道这几点,你的孩子可能会一直受欺负!

想办法化解矛盾

如果让孩子打回去,这其实是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孩子若形成习惯,以后会变成一个攻击性强的人。这样的孩子,朋友较少,对他将来成长不利。家长要让孩子多动脑子去思考,想办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家长也可以及时和对方孩子家长沟通,提出问题所在,商量解决方法。当双方家长意见达成一致时,可带两个孩子见面,这时家长不需要再掺合,而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该道歉的道歉,该和好的和好,一场交际危机也就化解了。

教会孩子处理矛盾、保护自己的方法

实际上孩子间的打闹矛盾,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教会孩子处理矛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果遇到被人欺负的情况,要教会孩子不去逃避,勇于反抗,并且尽量以温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平时应该尽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表达、敢于据理力争的勇气。要力劝孩子别在欺负他的人面前哭,哭泣只会导致对方变本加厉地嘲弄。教孩子表现出自信心,比如,教他严肃大声地向对方表达抗议:“住手,我不喜欢你打我,你不可以再打我”,使对方知道打人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熊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熊孩子?

实际上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心理都很相似,他们会有一个相同的认识:强大就该欺负弱小的,并且听话才不会被欺负。他们同样缺乏安全感,以至于只有通过欺负、伤害别人,从而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和自身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由于从幼儿时期在行为、情绪上没有得到父母恰当的管理,在孩子有不良情绪时,父母没有通过科学途径进行引导,从而使得这部分宝宝脾气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不听话,又或者父母给了宝宝不良的行为影响,为了不让宝宝吃亏,父母以不当的方式插手孩子间的小打小闹,让宝宝养成仗势欺人的行为习惯,形成强大就是可以欺负弱小的价值观,从而做出习惯性欺负别人的行为。

不知道这几点,你的孩子可能会一直受欺负! 第2张

而以上两种情况的孩子,严重的话都极有可能发展成日后霸凌事件的受害者甚至是施害者,即便没有,也会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要避免这一情况,首先要从小给宝宝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其次要对宝宝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进行科学的管理。

孩子有不良情绪和行为该如何处理

当孩子找不到发泄愤怒的途径,或遇到挫败产生自卑心理时,通常会把目标转移到第三方身上,以此宣泄不满获得自足,或者是引起众人的关注。

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家庭交往模式。家长在有意见不统一时,一定要避免激烈的口角和动手。对孩子出现的令人气恼的行为,更不能用拳脚制止。在家里经常挨揍的孩子,会寻求到外面以打弱小同伴为突破口来模仿大人的打骂。

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并且引导宝宝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不让宝宝成为欺负别人的“熊孩子”,更不要成为受人欺负的“怂孩子”。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