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部剧反映一代人的当下抉择和现实困境。《小别离》的火是因为它反映了当下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一种抉择,但这个抉择绝不轻松,需要认真想清楚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小别离》火了。

在今年暑期档一片玄幻热潮中,《小别离》无疑是一股现实主义的清流。《小别离》聚焦的是低龄留学热问题,展现了三个家庭、三个孩子在升学、留学和青春期三者交织的生活中的挣扎、欢笑与泪水。

电视剧中的三个孩子,分属于三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小康、精英、富豪——最后却无一例外地在初三这一年,同时面临着出国留学的选择。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电视剧版《小别离》似乎有意将选择出国的家庭背景分层,以便吸引更多“对号入座”式的讨论,而外滩君读过小说后发现,其实最终决定将女儿送出去的家庭状态,更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那种“不得不出国”的纠结也更戳中人心,让不同的人从中看到自己家庭的困境。

在与小说作者鲁引弓的对谈中,他也告诉我,有时候离开此岸未必是因为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的中国式应试教育模式让不少中国家长无法安心。

而从把儿子送到美高留学、对美国教育有深入了解的上海妈妈Maggie那里,外滩君也听到了那些关于美国教育的让人无法拒绝的优势。

不过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出国这个重大决定的背后一定有过无数次的纠结和计算,而且很多事情的确应该在出国前充分考虑清楚。在本文中,98年就出国念美高的Nini老师,也会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一些非常实用的低龄留学指南。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用12年磨人的应试苦读换取未来较高质量的生活也许并不值得。”

事实上,在原著小说中,杭州作家鲁引弓更多地是想表达对此岸教育的反思,探讨是什么让这些中国孩子想“转身就走”。正如他所说的,有时候离开此岸未必是因为彼岸有多好,而是此岸的教育模式让不少中国家长无法安心:“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很多中国人都面对的是考试这条路,分数选拔,这一分两分的差异有时候会决定着我们以后的路。”

但到了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越来越关心孩子到底开不开心、快不快乐的问题。毕竟希望孩子能过得好,这种血缘、亲情的牵绊是永不停止的。出于这样一种“为了孩子好”的心态,一些中国家庭选择了出国这条几乎完全陌生的路,哪怕这个突如其来的选择多少显得有些着急忙慌。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第2张

的确,出国这个重大决定的背后有太多纠结的计算,包含对此岸的诸多不满和对彼岸的诸多憧憬:

这其中当然包括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选拔模式,“死抠分数”对少年教育的价值意义和压力,也包括某种成长氛围,事关心灵从容、能力多样性甚至公平定义等等,还包括环境污染、雾霾、食品安全等少年成长阶段令人操心的细节……

而在国外,孩子在学习上选择的余地会从容一些,自由度和眼界也会更宽阔,比如对体育的重视,出国后孩子的性格也许会变得开朗和自立等等。

可以说,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已经在根本上逆反了一种传统的逻辑:“用12年磨人的应试苦读换取未来较高质量的生活” 可能并不值得。他们未必希望孩子有多明确的未来,相反倒是希望他能在青春期阶段相对从容地生长,而不是生长太快,也不是在分数面前野蛮生长,而是在年少的时候有一个自然地、阳光的心态。

B:您当时为何会想到写《小别离》这样一本书?

L:其实这个小说的写作与我的个人育儿经历关系不大,与我的职业经历关系大一点,我之前在媒体行业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管理科教等内容,每年都会碰到这些情况:有的高中生会说班里很多人走了,不来学校了,因为出国留学了,你如果关注的话就会发现近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在不断往上走。

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多从大的格局去关注着这个问题,而不是几个个体的家庭,去判断留学的好坏,事实上的我的侧重点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走,主要是反思当下此岸的教育而不是彼岸。

B:您自己小时候的受教育经历,是否也和书中的主人公方园和海萍夫妇相类似呢?

L:我的个人教育经历相信和您,和很多人都一样,这二三十年来,我们很多中国人都面对的是考试这条路,分数选拔,这一分两分的差异有时候会决定着我们以后的路。

也就是说这几十年来我们教育的本质问题其实没有变,不止我们要面对,我们的孩子要面对,甚至我们孩子的孩子也要面对,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想,就是到底我们开不开心,快不快乐。

B:其实我会感觉书中方园和海萍夫妇把女儿朵朵送出国是一个相对仓促、有点随大流意味的决定,所以您觉得这是一种普遍情况吗?

L:实际上这样的选择对小说的创作和对做新闻报道是不一样的,虽然是一种仓促的,但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选择永远是一个仓促的阶段,面对这样一个选择会非此即彼,哪怕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到了临界点的时候还是会觉得仓促,这里面有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如说情感上的代价和物质上的代价。

事实上如果看电视剧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很多中国家长都不笨,你可以看到海清夫妇每天晚上在算走还是不走,这么一个算的过程,对很多中国家长来说很多方方面面都是会考虑到的,在考虑之后,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这里头埋藏着他们的理由和原因。而并不仅仅是希望孩子就为一分两分拼,拼出一个怎样的前景。

用12年的辛苦去拼搏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相信现在中国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恰恰是从他们的角度逆反了这一逻辑,他们并不一定希望孩子有多明确的的未来,但是他们起码希望孩子在青春期阶段能够有一个相对从容的发展,从容的生长。

B:书中有几个有意思的论断:①中等生才去留学;②如果你的孩子从小老实、本分、讲规矩,那适合出国,如果你的孩子从小机灵、会混,那么适合在国内发展。这些说法又是从何而来?

L:为什么说很多中等家庭会选择走留学道路,因为在国内,优秀的学生会考上北大清华这些顶级学校,而中等的孩子在国内选择的余地比较窄,一个孩子中等不完全是因为努力程度和智商等原因,有可能是他还没有到这个成长阶段,目前中国的选择没有让人缓慢发展的过程,有的家庭让中等生出国的话,可能在学业上选择的余地会从容一些,选择的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至于“如果你的孩子从小老实、本分、讲规矩,那适合出国,如果你的孩子从小机灵、会混,那么适合在国内发展”这个的话,实际上是一个笑话,来源于我有一次亲耳听到的,吃饭的时候邻桌的三个妇女在讲这个段子,但是实际上这是涉及到不是考试,教育问题,而是生长环境的问题,家长这句话你一定懂,单纯的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有时候你未必希望他变得不那么单纯,要学会那么多心机,这一方面也表明了家长对纯洁的生长环境的渴望。

所以留学不一定仅仅只是留学的问题,也可能是对一个人成长的生态系的选择。当然如果在青少年价值观成长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选择了在国外,那呆了几年回来就像变了一个生态系,适应性一定面临一次调整,这是很艰难的,但是同样他也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这也会推动他向前走。

B:电视剧中还以女主人公的上司的血泪故事点出了出国可能的风险,那您个人怎么评价出国留学这条路?它的好处和坏处又分别是什么?出了国就一定会更优秀吗?

L:其实此岸和彼岸的对比,具体来说确实也让人犯难,比如说此岸有中国式的考试和分数选拔体系,让孩子面对几百次考试都从容不迫不紧张,这样才不会失去一分,这个过程确实很艰难,另一方面孩子出去后,除了他们的眼界和选择,只要过了一定分数就是优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高一些,但另一方面是他们出国之前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会面对一个致命的考验,就是人对亲情的牵挂,摆脱不了人被文化的洗礼。

B:您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小别离》,我很想这个“小”,具体有哪几层含义?您怎么看如今出国留学的中国孩子像候鸟随季节前来探望爸妈,与他们的家人总是短暂厮守、漫长别离的现象呢?

L:取名《小别离》,这种“小”应该是我写作的这种方式,因为我媒体人出身,切口和笔触都非常小,但是他往往由一个大的时代背景。第二个“小”呢,它谈不上生离死别,但是一种哀愁,这种哀愁却折射了很多中国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小小的孩子体验离别,小小的分别,这其实是与我们的大时代,我们传统价值观的一种背离,一种悖论,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情感模式。

“我觉得,退一步讲,花四年时间和金钱,让儿子在美国的高中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就算当做身体投资也是很值得的。”

如果说对此岸教育的失望最终导致了《小别离》中的人物选择让孩子出国,现实生活中的那些理性出国派则是真切地体验到了国外教育的优势所在,上海妈妈Maggie就是其中一个。她的儿子现在在美国一所寄宿制私校已经就读11年级。而就在儿子去美国的前一年,Maggie独自赴美,考察了30所美高。这次经历,被朋友称为“中国妈妈异国择校记”。

从她当年的考察以及儿子在美高这两年的经历来看,美国教育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 美国教育崇尚自由、尊重个体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个自由首先是精神自由:一个人的想法,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催生,这些条件包括: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言论。

“中国基础教育确实扎实,无庸置疑,但这个‘基础’以书本为主,围着大纲考纲转,缺乏广度和深度。这种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精神自由”,我们的目标是“高考”,是“分数”,这是对我们学生的最大束缚。学生随想、瞎想、梦想的空间受到束缚。后果是身体局限于校园中,精神局限于“分数”中, 这一点导致我们的少年们缺少“主动求索”的精神。

而相反,美国教育是不同的。课堂里,虽然同学们的问题可能是非常浅的,甚至是幼稚的,但他们的精神是自由的。他们没有恐惧,他们自由提问,自由思考。

试想,你在中国的课堂里,敢乱提问吗?如果问题过于白痴,你将被打上“白痴”或者“扰乱课堂”的烙印,你的精神还能自由吗?”

其次是选课自由,美国为孩子准备了大量不同门类不同程度的学科及大量的俱乐部、社区活动,为孩子充分发展奠定基础。举一个例子说明,在美国安多福学校,学生可选的课程竟有300门,在普通的学校,也有一二百门学科。

2. 美国教育学术开放,重视思维培养

系统、批判、分析与解决问题导向,这是美国学习对孩子最重要的培养,而不是低级的读记背。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分为6步:交流、问题解决、评价、分析、合成及反馈。美国的作业乍一看,真的不多,但要真想学好,也是不容易的。

“我个人的感悟,中国教育落在点、具体事情比较多,美国教育落在面上、更体现出系统性和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上。”

3. 爱与人文精神

你会发现,美国老师的眼神里是充满爱的。当老师用那种那么关切、充满爱的眼神看着孩子的时候,孩子是被鼓励、被接纳的,而我们国内的文化可能只会指出你的不足,孩子是不断被否定的。

4. 对体育和艺术的重视

说来好笑,强健身体竟是Maggie送儿子出国的初衷。“我当时走在美国高中的校园里,走着走着就走到下午了,放学钟响了以后,整个校园就沸腾了,你会感受到那种生命欢腾的力量。而在国内,因学业紧张,学校离家远,公共运动资源不足,儿子连运动的时间都很有限。我当时就想,退一步讲,花四年时间和金钱,让儿子在美国的高中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即使是当做身体投资也是很值得的。”

“总而言之,美国教育就是使劲儿鼓励你:发现自己、遵从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Maggie看来,其实美国教育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它培养孩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不适合国内的教育体系,但其实不是体系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3年,美国共向计划前往美国高中接受教育的中国中学生发放了31889张学生签证,而在2005年仅为639张,8年里涨了50倍,并且该数据还在不断攀升。

从2012年直至今日,的确是低龄留学在国内的井喷期。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互联网消息尚不通畅,关于低龄留学的信息更是几乎为零,少数选择在高中阶段就出国留学的中国家庭也多半因为在国外生活的亲戚朋友介绍情况才选择了这条道路。

Nini老师就是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1998年就赴美念高中的她算是那个时代的另类,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北京的公立学校就读,采访时她自嘲当时只会学习。因此即使是临出国那会,她也并没有做太多准备,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心理上。现在的她,有8年的留学经验,已成为美式教育的专家,创办了“融尚私塾”。

Nini告诉我,低龄留学本身就是一场有风险的试验。正如电视剧中海清的上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女儿去了国外以后遭遇校园暴力,以至于得了抑郁症性情大变。而除了这样的极端例子,更多的孩子出国后面临的是这样那样的现实考验:

那些小小少年在成长的青春期,在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阶段,即被置于一个需要自控力、独立性的自由空间里,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它与每个少年不同的个性、懂事程度等都有关。比如,他们除了需要尽快适应全然不同的校园文化之外,还往往需要适应住家(或是寄宿生活)、社会方面的文化冲突,以及怎样去交朋友,这无论如何对于心理成长期的半大孩子来说,都是挑战和磨砺。

除了以上种种对孩子的考验以外,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是在出国前就必须考虑清楚的。Nini告诉我,尽管现在关于留学的信息和渠道已经多了很多,但即使有了信息,很多中国家庭未必知道如何去判断,有一部分中国家长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无知导致了他们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做出鲁莽的决断。

比如某些家长觉得只要塞一笔钱给留学中介或者语言培训机构的就能给孩子“买”到一个名校的offer,获得一个好前程。这类家长有一个特征,就是通常听不进去留学顾问给他们讲述的什么学校好,如何申请,需要如何准备,需要怎样背景等等的重要信息。因为他们通常也听不懂。

还有一类家长比前面这种稍微好一点,他们非常重视排名,却不知道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核心区别在哪里,他们只知搞好标化成绩,其他则全然不顾。这类close-minded的家长,很难沟通,也会耽误孩子。

最后一类最糟糕,属于典型的从众型家长。凡事都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也跟“潮流”去做。就像剧中的琴琴妈一样,他们送孩子出国的理由只有一个:“别人都走了,你不走,就落后了。”简直就是新时代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然以上三种情形的确是极端的反例,我们的身边还是有很多对教育本身非常重视的理性出国派。但上述现状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怎样的孩子适合出国念高中?

对此,Nini老师的建议是,她不建议那些在国内学不好的学生出国,因为归根究底这是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出国以后无人看管只会更糟。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第3张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不适合国内的教育体系,但其实不是体系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如果学习习惯不改过来,出国了之后只会更难。”尤其是那些门槛较低的走读学校,缺乏一种良性教育的大环境,孩子一开始没有适应好,之后情况只会不断恶化。

近几年,中国家庭的出国留学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只有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要考虑出国的时代了,相反,很多在各方面极其优秀的学生也在走出国留学这条路,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对国外教育有一定的认识,才做此抉择。

其实要回答到底要不要出国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听听孩子的意见。因为,在留学这件事上,孩子通常懂的比家长多。这是为什么? 因为语言、文化、学习能力、以及孩子不会固执坚持惯性思维。

在孩子们眼中,出国留学是开启一段新的未知人生,去见识全新的世界,是一场探险;而在家长们眼中,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买了一份孩子前途的保险,是买了一个向孩子彰显自己对他们教育上投入之大的证明,是一种保本的投资。

但是,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历险,何来的保险二字?留学只是一种路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结语

对谈《小别离》作者:是什么让中国孩子“转身就走” 第4张

最后,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剧中三个孩子在国外的境遇:

朵朵也许是三个孩子中最适合去国外的,在国内成绩中等的她,到了国外没有那么大的分数压力或许会学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写作,而且她在很多事情上有独到的见解,而这正是美国教育最看重的。

相比之下,琴琴这个国内应试教育偏爱的学霸反倒未必吃香了,而且她缺乏主见、不擅长独立思考的个性也可能会遏制她在国外的发展。

至于小宇则是个完全的未知数,毕竟他的学习能力实在不高,而且缺乏自制力,无法预料他在无人管教的国外会有怎样的发展,而且他的家庭状况如此特殊,出国似乎会更加恶化他今后与家人的感情。

小说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特别让人动容:全世界可能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这样,为了孩子好,能忍受骨肉分离之苦。所以这样的“小别离”,虽然谈不上生离死别,却也是一种哀愁,折射出一种被如今这个大时代裹挟下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它颠覆了传统,是一种背离,也是一种悖论。

其实,与所谓的出人头地、阶层固化等等概念相比,这一代父母中的多数人,在历经这二三十年的转型期后,其实更看重自己这唯一的宝贝能多点快乐,有一个从容成长的青春期,有多元选择、发展的可能性。这一近乎最基本线的期望,在当下教育、少年成长生态系统中竟近乎奢望,于是才付出各种物资、情感成本,出走当下,不再陪你玩,这其中的换算、纠结、辛苦、风险、决然才是最该让人惆怅、心痛、思考的地方。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