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4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但是,日常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不经意的亲子交流方式,依然是这样的————

“你如果不按照这个要求做,我就不喜欢你了。”(威胁)

“我认真跟你说一下这个道理,你仔细想一下。”(灌输)

“你必须好好学习,不然你的前途会一塌糊涂。”(否定)

……

在我看来,这些话统统不是交流,因为它们都是单向的,这些只是我们打着父母之名,站在天然的制高点,提出的要求。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早走过了孩子所经历的路,我们完全懂得方向,我们把提出要求,当作爱的方式。

可惜,爱这件事其实特别脆弱,经不起要求。每要求一次,就减弱一分,亲子关系,同样如此。我们对亲子交流是有误区的——听话,就是最乖的。或者,说道理,就是最有效的。

事实并非如此。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一,亲子交流的最好结果,不一定会达成家长的期待。

既然是交流,就是有商有量。对方可能会拒绝你,也可能会打击到你,这都很正常。

我前天刚结束7晚的游轮行,休息了一天,真的很疲倦,葫芦坚持让我带他出去玩,我认真告诉他好几次,妈妈头晕,葫芦一直在坚持,最后葫芦开始吼:你干脆别回来了!

那瞬间我本能也想发飙,但我立刻平复了自己,我意识到,是思念妈妈太多,才会变得在平时轻易可以理解的小事上,如此“不讲理”。

高质量亲子交流的第一点要素,是理解。

我妥协了,我穿上衣服,带他下楼玩,他走到楼梯的时候,说了一句,妈妈还是很爱我的。

那一瞬间我心头一暖,被理解的幸福,大大抵消了生理上的难受。

葫芦在户外游乐场只玩了半小时,说妈妈太冷了我要回家了。我心里知道,他是惦记我头晕。

我跟葫芦沟通的本意是不出去玩,但出去玩这件事发生了,超出了我的控制。然而,这依然是一次特别好的亲子沟通,我们彼此都做出了妥协和理解,我们都确定了对方爱自己,而且,理解对方为我们的付出。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2张

第二,最好的亲子交流不是语言,尤其不是分享道理。

经常有后台的父母跟我抱怨,孩子越长大,讲道理越没用,甚至会激发他的叛逆。

我的回复是,假如是这样,就立刻让“讲道理”这件事停止,因为它就是无效的。

在电影《爱的方程式》里,天才数学家儿子Nathan患上自闭症,父亲车祸死后,他对母亲从不理解,关闭了与母亲语言交流的所有可能。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3张

他几乎不跟母亲说话,但母亲从未放弃过亲子交流。

里面有一个小细节很打动我,每次Nathan去上学,妈妈都把书包收拾好,但Nathan不愿意妈妈帮他背上书包。

妈妈从没有去说大道理:“你想一下,我付出了多少……”“难道你不该为我们的关系做一点努力……”她只是默默站在他身边,收拾好书包,然后停下来。

Nathan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4张

在很多事之后,两个人终于达成了彼此理解,有一天,Nathan主动要求妈妈帮他背上书包。妈妈笑了,眼里有泪花。

收拾书包,这个很小的动作,其实包含了说不出口的爱和关怀,这个亲子交流不是通过语言完成的,通过一场漫长的、重复的、单调的行为。

但那又怎样?它的效果,比说大道理,好一万倍。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5张

亲子交流不一定要说出口,重要的是,去做,去付出,去示范,该怎么爱。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了东西方先哲们的观点: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卢梭说得更加残酷: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比我爱你高级的,是我懂你

大家都很喜欢看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会记得龙应台说的很多的金句,比如,所谓母子一场,就是渐行渐远的缘分。

而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场深刻的亲子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由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40多封来往书信组成,这是龙应台和安德烈,为避免青春期渐行渐远的、互相憎恶,而约定的独特方式。在书信中我们发现很多母子真正的关系是:观点不同,但彼此克制;真的尊重,源于宽容。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些真实的社会,丰富的生活,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解释了她如何获得悲悯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何穿透时代的虚假,看到人性的核心。

而安德烈则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的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反思自己叛逆,发现自我的坐标,得出一种自我成长的价值。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6张

龙应台教育安德烈—— 卒子过河就没有回头路,人生中的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了另一个偶然, 因此,偶然从来就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安德烈告诉龙应台——你知道吗?家是让我晕眩又疯狂,但又可以懒惰和放松的地方。

这样的对话,你们是否看得出他们是母子?难道,不更加像朋友?他们曾经走到过彼此生命最深邃的角落,交付了真实的感受,因为这样的时刻,他们在人生中,永远不会失联。

这才是母子做一世,可以得到的最大幸运。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7张

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

爱在中国人看来,是对喜欢和认识,不去努力的借口。

我爱你,就够了,我不用再去了解你了。

可是我们都错了。

懂得比爱,有时候更加重要。懂得也比爱,更加高级。

影响人格的,只有人格本身

上一代的中国父母,权威意识很重,很难放低自己。

他们的标准口头禅“我为你好”,其实粉碎了所有亲子交流的根基。但这句话又是他们内心的真心话,因为局限。他们无法信任,孩子可以到达到他们到不了的高度;他们不能接受,能看得到的都不是未来,未来只属于孩子们。

于是,中国孩子很擅长逃跑,因为他们内在的人格,并没有被父母说服,教训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捆绑越有力,挣脱就越彻底。或者说,教育里,捆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挣脱,跑得不会回头。

真正的亲子交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与孩子发生联结。这个联结不一定完美,这个联结不一定要如我们所愿,但应该随他所想。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8张

有一个著名的TED演讲,是由美国教育家丽塔.皮尔逊主讲。Pierson成长在教育世家,是一位拥有40年教龄的教育家,她激情澎湃的演讲,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联结,relation是多么重要,改变孩子的内心,才可能帮他们树立self-esteem。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我们为什么要真的放低姿态,因为塑造人格的,只能是另一个人格;影响人格的,也只能是另一个人格。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9张

不要说,孩子还小,我们的交流不会那么深刻,因为,若平等的交流此刻没有发生,那么,未来也不会发生。

真正的亲子交流,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平等。

虽然他也许只有三岁,但你会对他的坚持感到无能为力,你会为他出乎意料的表现而非常惊讶,当你们在同一频道的时候,你会非常快乐;当你们不在同一频道的时候,你要说服自己去尊重。

当他要接受约束的时候,你不会站在规则、对错和面子的角度去看待,你身同体感,柔软的同理心,大大优于僵硬的判断。

有时候你会创造条件,花一些钱带他去看歌剧,去旅行,去郊外,但最终你会发现,他的视角,让你看到同一风景完全不同的意义。

说到底,你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比他更加高级,具备多么高的认知高度。望子成人这句话是错的,他一直就是一个人,他只是体积比你小一点的人。

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10张

不要抱怨,从孩子那里得到的理解太少,是我们付出的理解,还不够多。

真正的亲子交流,是我们一生要共赴的河流,没有回来的路。我们在每一个此时此刻都要提起精神,交付真诚,时光聚沙成塔,这些愿意放低自己的一点点卑微,却是我们一辈子可以相亲相爱的基本力量。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