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3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2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3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4张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件事在时间顺序上安排得那么好,而且也不知道前一晚自己怎么会突然那么慷慨地将整块巧克力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反对孩子吃糖果,更别提在晚上临睡前给他吃含有咖啡因的巧克力。如果给,那一定是咬一点点,当然经过之前的多次教导之后,孩子也会很明白、很乖巧地配合,只咬那么一点点。

看着孩子渴望而又克制的眼神,突然有一丝心疼,于是反惯例地将整个儿巧克力塞进了他嘴里。那一瞬间,在孩子的眼里,我看到了他的惊讶、惊喜,然后是深深的满足。

说实话,那颗巧克力真的不大,但孩子回报给我的却是那么多。他突然爬上我的膝盖,抱着我亲了又亲,一遍又一遍,发自内心的说着:“谢谢妈妈,谢谢妈妈!”

这一切只是因为塞进他嘴里的是一整颗的“巧克力”,一块巧克力而已。

这一声谢,谢得我感动而又惭愧。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无伤大雅,偶尔满足一下孩子又如何呢?

欲望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你越是去限制它,它反而膨胀得越大。

诺诺读小班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老师通过QQ跟我交流。她很小心翼翼地告诉我,发现最近诺诺有个习惯不是很好,无论是老师分零食,还是小朋友带零食去学校,他都会很眼馋,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的感觉,生怕零食被抢光。

老师说诺诺就读的班上,确实有一部分外来的小朋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看到分发零食会特别着急想要吃,但是作为本地的孩子,都是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有加,不应该有这种急迫的欲望感?

与老师的这次沟通,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反思,其实并不是孩子本性贪婪,而是因为在零食这件事情上,他一直没有得到过满足感。当他习惯并屈服于家庭里对于零食的限制后,当外界释放出可以得到零食的信号后,他心中因为长期未得到满足而滋生的恐惧感,使得他拼命想提前争取,生怕迟一步就得不到。

回想平日里,家里除了水果无限量供应,零食几乎是不进家门,我和诺爸也是三申五令般地要求爷爷奶奶不要给孩子买零食。我们也一遍又一遍地,时时刻刻教育着孩子,这些零食都是垃圾食品,吃了对身体不好。很多时候孩子似懂非懂地迎合着我们的态度。偶尔逛超市,他想要买零食,一般也都被我们以各自理由打发,真熬不过,也只是选一样零食过过场。

由此,有时候朋友间相聚,聊起孩子的时候,我还特别开心特别自豪地宣告:我们家诺诺不爱吃零食,水果倒是很喜欢吃呐。

朋友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我却悄悄在孩子心里洒下恐惧的影子。

孩子的本性其实是喜欢当下需求,当下满足的;如果家长一直秉承延时给予或者控制给予,因为失去体验满足感,孩子心里反而会滋生恐惧感甚至愤怒感。

后来,每次逛超市,我都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个篮子,让他挑自己想要的零食。从一开始他的不知所措,每挑一样都要过来问一下“妈妈可不可要”,后来有模有样地想要什么就往篮子里放什么,再后来挑了几样觉得差不多了便会自己主动提出来“妈妈够了”。但无论是哪一次捧回的零食,回到家,他都是放任在一边。哪怕是刚刚在超市挑的特别想吃的那一件,一般买回到家,也就完成了欲望之旅。也只会在偶尔的时候惦记起,再食之。

其实内心里面,孩子要的不是零食,而是一种拥有零食的满足感。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5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6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7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8张

作为家长,我们时常会担心,过多的给予会不会让孩子贪心,甚至不懂珍惜?比如买玩具。

诺诺喜欢车,从能走路开始直到现在,在他成筐成筐的玩具里,占了绝大多数体积的玩具依然是车。而这里很大一部分的车,要么被他拆了车头,卸了轮胎,或者腰折了车身。我们也曾不止一次地警告或者教导过诺诺,玩具买来是要爱护的。他也不止一次地答应做到爱护,可是没过多久,就会发现玩具又受伤的情况。

但是无论他怎么拆卸了玩具,无论是小的车,还是大的车,无论是新的车,还是旧的车,在他眼里一样都是宝贝,他依然样样都爱玩。如果问诺诺挑个他不喜欢的玩具送小弟弟,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愿意,哪怕我试图挑一辆破车,他也不舍得,却回过头来告诉我:“妈妈,这个车还可以这样组合玩呢?”孩子眼里的玩具都是宝贝,没有好坏之分。

有一次,奶奶实在看不下去,偷偷扔了几样坏得不成样子的玩具,结果没过几天,诺诺就开始盘点玩具,且一样不落。追问到这几个玩具是被奶奶丢了,他甚是伤心地哭了一场。

其实,孩子的破坏行为只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诺诺在玩具上的满足感,让我从来没有发现过诺诺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新奇的玩具而要求一定买。就算是路过玩具店,他也会像很多孩子一样驻足观望,他也很痴迷橱窗里的各种玩具,但是只要招呼他该回家了,虽然恋恋不舍,他依然会迈开脚步离开玩具店。

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经常被满足的人,反而不太会受外界诱惑。我们现在之所以这么提倡“富养女儿”的理念,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一个孩子,在幼年时候是不是经常性被满足,影响着他未来的成长。

80年代出生的我,经历了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的时代,那个年代,生活的娱乐时光最多来自于家里那台14或18英寸的电视机。《新白娘子传奇》、《小龙人》、《还珠格格》、《流星花园》,这些热播的剧目承载了我们八零后的情怀与记忆。

但是,那个时候,我的父母以看电视要影响视力,影响学习为两大理由,严格限制我看电视。下班后,老妈回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摸摸电视屁股,是不是发热,以此检验我放学后是否看过电视。后来,所幸把有限电视线给收了起来。家里不能看,那就跑邻居家看,三天两头被父母拎着耳朵回家,是常有的事。

在所有男女老少津津乐道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苦恼而愤怒的,因为没有一部电视剧我能痛快淋漓,完完整整地看下来。每看一次,都是在与父母的斗争中进行,电视剧里断断续续的情节,让我心中万爪抓心般难受。而最后,我也没有像父母希望的那样,早早的,作为班级里的前几名戴上了眼镜。

设计一道题目,无论怎么去设置条件,到最后解得的就是心中那个答案。但是培养一个孩子,无论你怎么去设计他的未来,到最后未必能成长为你想要的样子。

长大以后,我确实也没怎么追看过什么电视连续剧;但是,偶尔得闲,原本是随意在电脑上浏览电视剧的,却发现看着看着很容易陷进去而把握不了“度”。无论是情节好看难看,看上了恨不得一口气看完;明明知道明天也可以看,就是忍不住捧着电脑,一溜神,就已到了下半夜。

如今回想起来,其根节还是源于童年未被满足的心态吧,直至到了成年后的今天,却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把握不了这个度。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作为父母的我们,时时处处为孩子考虑着想, 不知不觉“不可以”累积成为了一种习惯和行为,宠爱不是溺爱,如果一件事情无关原则,小小满足一下孩子,又如何?

●HAPPY ENDING●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9张
如果一件事无关原则,让孩子小小满足一下又如何? 第10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