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遇到宝宝肠套叠时妈妈可就要头疼了,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来妈妈解决宝宝肠套叠呢,新生儿护理小妙招一一帮你解决!

什么是婴幼儿肠套叠

一部分肠管套入另一部分肠管的现象叫做肠套叠,是2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好发年龄为4~10个月,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肠套叠,95%都是没有肠管解剖结构上的异常引起的原发性肠套叠,还有5%由肠壁肿物、息肉等原因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套叠。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发生肠套叠的诱因

肠套叠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部分肠管痉挛,其近端肠管剧烈的蠕动,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

婴儿期的回盲部较为游动,各种能够引起肠道蠕动功能或节律混乱的原因,如婴儿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腹泻、病毒感染等都可诱发肠套叠。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2张

婴幼儿发生肠套叠的典型表现4联征

阵发性哭闹(腹痛)

常见的首发症状。

肠套叠发生的早期,婴儿可以突然出现剧烈的、阵发的、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后可出现安静期,间隔10~20分钟左右再次出现剧烈哭闹。

呕吐

85%的婴儿在起病早期即有呕吐,晚期的患儿可能是肠梗阻的表现。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3张

血便

约有50%的家长是以血便为首要症状就诊。

血变多发生在起病后6~12小时,为稀薄粘液或果酱样血便,是套入部肠壁出现血循环障碍后渗出的血液与肠黏液的混合物。

包块

有些家长在哭闹的间歇期或到医院检查时,镇静后可在上腹部触及一个腊肠样包块,即为套入的肠管。

如此之外,早期婴儿可能还会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晚期有脱水、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的身体症状。

如何诊断

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根据阵发性哭闹、呕吐、血变的病史,结合查体时右上腹部的包块,右下腹的空虚,以及肛门查时的血便等体征作出初步的判断。腹部超声是非便捷和可靠的手段,准确率可达90%以上。确诊则需要进行空气压力灌肠,此项检查既为确诊手段又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4张

急性肠套叠还需要与一些疾病相鉴别

如细菌性痢疾、坏死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梅克尔憩室炎、肠扭转等,这些疾病均可有腹痛、呕吐、血便的相同症状,在查体时一般没有包块,多可通过影像学的检查进行鉴别。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5张

肠套叠能够预防吗

没有有效的办法对肠套叠的发生进行预防,家长主要应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混乱的不良因素,添加辅食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要科学喂养,切记忽冷忽热,暴饮暴食,季节转换时要注意避免着凉。

有腹泻的婴幼儿特别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现,及时发现,早期就可以很快地转好,避免手术治疗。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6张

肠套叠复位后应该注意什么

1、 无论是非手术灌肠复位还是手术进行的手法复位,有可能因为套入部的水肿和肠蠕

动功能的混乱再次发生套叠,应特别注意。

2、肠套叠灌肠复位后,患儿会很快应安静,可输液及抗生素防止套入部肠管发炎、水肿,并口服炭末进行观察,若服24小时内炭末由肛门排出,则视为缓解。

3、手术中手法复位后,应对肠系膜进行封闭,减少毒素的吸收和蠕动。

恢复饮食后应注意喂养,先从简单易消化的食物开始。

新生儿护理只要7个学问,帮你警惕宝宝肠套叠! 第7张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