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生活护理 > 孩子咳嗽为什么总是不好?无关乎天气原来是我们忽视了这些……

孩子咳嗽为什么总是不好?无关乎天气原来是我们忽视了这些……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咳嗽为什么总是不好?无关乎天气原来是我们忽视了这些……

咳嗽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疾病

认识气道及咳嗽的意义

气道也称为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支气管的分支以及肺泡。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的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

经过鼻毛和鼻甲过滤阻隔了较大颗粒的空气,在气管和支气管及其分支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清洁。这种清洁功能是通过气道黏膜上皮的纤毛和黏液进行的,吸附了细微颗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粘液在纤毛的摆动下,到达咽喉部,然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因此咳嗽是机体清除异物,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防御性反射。对人体是有利的。不能有效咳嗽反而会引起痰堵,反复肺炎,肺不张等问题。

偶尔咳嗽是正常的,咳嗽也可以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儿童咳嗽的常见原因

儿童咳嗽的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过敏和哮喘、理化刺激(包括雾霾和刺激性气体)等。下面我们谈谈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

病毒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和咳嗽,症状在第2-3天达到高峰,多数在1-2周内缓解,不主张使用感冒咳嗽药;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孩子常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肌痛、萎靡等全身症状,也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上感症状,病程至少5-7天,高危人群可发生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奥司他韦治疗有效;接种流感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喉炎:

也是病毒引起,咳嗽呈犬吠样、声音嘶哑、吸气性喘鸣,由于可导致喉梗阻,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呼吸困难,激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

2下呼吸道感染

毛细支气管炎:

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气促、喘息、咳嗽1-2周开始缓解,没有特效治疗,只能对症处理,(补充水分、吸氧),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可能对缓解症状有帮助。

细菌性肺炎:

是感冒不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咳嗽持续、再次发热、病态(精神食欲不好)、呼吸费力,需要抗生素治疗。

需要鉴别特殊病原感染,例如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结核杆菌导致的肺结核,大儿童的支原体肺炎以及小婴儿的衣原体感染。

如果孩子进食玩耍或吃奶时突然呛咳,需要警惕异物吸入,应当立即就医。

病程超过4周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也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等。

什么情况需要带孩子去医院

咳嗽超过2周

伴有黄痰、痰血

再起发热

精神萎靡、纳差(吃饭不好)

小于3个月的婴儿咳嗽

气喘,呼吸费力

进食或玩耍时突然呛咳、呕吐、哭吵

咳嗽的治疗

最根本的还是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多靠自身免疫力自愈,如有细菌感染,应当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哮喘引起的咳嗽需要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而不是输液用抗生素;

慎用OTC感冒咳嗽药,尤其是中枢镇咳药(如含右美沙芬,福尔可定,可待因的复方咳嗽药);

必要时可以选择雾化吸入治疗。

家庭护理方面父母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打开空气加湿器,减少气道敏感引起的咳嗽;

清理鼻腔,如孩子有鼻塞流涕症状,洗鼻子可以减少鼻后滴流引起的咳嗽;

多喝水或者热汤,大孩子可以含服润喉片减轻气道不适。

Q&A

妈妈最关心的咳嗽问题Q&A

妈妈

轻微细菌感染导致的咳嗽是不是可以自愈?那支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不用阿奇霉素,能不能自愈?

邓医生

轻微的细菌感染是可以自愈的,尤其是大孩子,他们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是一定要使用抗生素的。但有些细菌感染,还是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根除。支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见,但多见的是支原体肺炎。

妈妈

8个月的婴儿,11月份咳嗽去检查是支气管炎,后来好转。这几天突然声音嘶哑,今天去查了说可能是喉炎,没开,说注意观察有没有呼吸困难和破竹,那这个喉咙嘶哑就不管了吗?

邓医生

大孩子在感冒的时候出现声音嘶哑,如果没有空空样咳嗽及喘息的情况,可以在家观察,无特殊情况,会慢慢好转。但是小年龄的孩子出现声音嘶哑则需要谨慎,如伴有空空样咳嗽,吸气性喘鸣,是喉炎的典型表现,建议可以雾化激素治疗。如病情进展迅速,可能预示着喉梗阻,则需要及时就医。

妈妈

邓医生,我想请问最近很多提倡在家里做雾化,是不是无论有没有咳嗽,也不管有没有支气管炎这些征兆,也可以在家做雾化进行预防呢?

邓医生

雾化治疗不能预防咳嗽,咳嗽时,如果不使用药物,仅是生理盐水,那只有湿润气道的作用,减轻气道的刺激引起的咳嗽,这种情况只需使用空气加湿器而不需要雾化机器。咳嗽严重可能会伴随喘息,这时需要雾化吸入一些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来治疗。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