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什么是情绪管理?父母该如何教会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其实读绘本是比较好的方法,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就能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很多妞儿都知道,在美国的法律中是不允许打孩子的,所以美国的父母都有两样法宝:“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计时隔离”和“限时”。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有一样法宝叫做:calm-down corner,也就是“平静角”。

相对于前面两大法宝来说,calm-down corner更能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有负面情绪很正常,引导的关键在于让其合理发泄,而不是一味压制。

calm-down corner通常是在家中一个固定的角落里,搭个小帐篷什么的,当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时,能够待在里面舒缓情绪。

之前,我们家的那个角落,就建在涵同学房间里,也是买了个帐篷,快搬家的时候,被涵同学拿剪刀动手设计帐篷窗户给弄坏了,新房子里还没来得及设置,她又骨折了。

在帐篷里面,可以放一些东西,比如:一面镜子,以便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或者对着镜子大喊大叫来发泄;画笔和纸,或者画板,让孩子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认知绘本;安抚玩具,比如涵涵最喜欢她的邦尼兔。

通常有负面情绪来了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在里面先静静地待一会儿,或者哭一会儿,喊一会儿都行。

我们要允许孩子哭,因为哭泣本身就能起到宣泄和愈合的作用。想想我们大人有时候,酣畅淋漓地哭一场,是不是心中的郁结也会一扫而光呢?

然后妈妈觉得差不多了,可以去亲亲抱抱,并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最后才是解决行为问题,或者刚才的错误什么的。

总结一下,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1.教孩子认识情绪;

2.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你比他更生气,然后想着压制他,引起权力之争);

3.学会合理发泄;

4.用语言表达情绪;

5.养成情绪管理能力。

相关绘本推荐:

让孩子认知情绪的绘本

《How Do You Feel》

这是《我爸爸》、《我妈妈》的作者安东尼布朗的另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它能够帮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

《儿童身心灵成长立体小百科》

还有这套书,央视少儿频道特别推荐过,其中《各种各样的情绪》、《各种各样的害怕》能够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生气的亚瑟》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这本书并不以成人式的反应为主轴来表现应如何约束和改变小孩儿的生气行为,而是带着大小读者一起用“显微镜”把“生气”这件事看个仔细,弄清楚它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看见亚瑟的怒气中,其实掺杂着许多别的情绪:寂寞、害怕、伤心、失落、彷徨…… 就像现实中的小孩儿,被包围在复杂的情绪中,常常自己也无法说清楚。

原来在这些情绪的后面,还隐藏着肉眼看不见的脆弱和受伤。
许多小孩儿对书中蕴含的创意感到惊叹佩服,在阅读中不断有“哇”的叫声和满足的笑容。或许因为主角亚瑟和他的处境,正是小孩儿一直亲身经历却少被大人认真对待所致。

此书除了让小孩儿抒发内在情绪以外,也让小孩儿确实领会到“生气”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一个小女孩儿看完后若有所思地说:“它会伤害到你身边的人。”

它以不说教的方式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生气”的负面效果,不只会让大人感到没有面子或不方便,更在于它可能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所以小孩子应该多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和责任。

如何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生气汤》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第2张

《菲菲生气了》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第3张

孩子之所以发脾气、哭闹,在于他们并未掌握更恰当、更有效的方法。父母应该怎么引导呢?除了让孩子合理宣泄之外,还可与孩子讨论通过共情、转移注意、合理化等多种方式来疏导。

《菲菲生气了》,就是一个很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宣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有了坏情绪,我还可以这样做!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对大脑成像的研究证明,用语言把一个人心中强烈的情绪说出来,有利于这个人的心情逐渐地平复。所以,如果孩子会说话了,不妨引导他把情绪表达出来。

《亲亲,抱抱》

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打不骂用这些绘本 第4张

这些是教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的。

当然,人的情绪还有很多,不只是生气、发怒等,还有胆小、害怕等,

马云在一次领导力课堂上演讲时,就曾说过“孩子们要有三样东西,情商、智商和爱商。智商教育上,咱们有很多方法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但情商是把这些知识和文化变成动能,知识很多,不会跟人家聊天交流,不会交朋友,不会找人帮忙 ,不会帮别人忙,这些人有什么用?”

因此,智商决定人的下限,而情商决定人的上限。

一般认为,0-6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三岁前的婴幼儿时期。所谓“三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人情商的建立与成型大部分是在三岁前完成的。

情绪管理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起来,才能成为深入骨髓的习惯!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