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7.1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总有一段时间是让妈妈们抓狂的时候,脑海中“母慈子孝”的画面通通都没有了,熊孩子隔三差五就要被收拾一顿,其实妈妈们也不想这样!

在没有孩子之前,长辈们总是拿一句“早生早省事”来引诱我们。哪知“一入娃坑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那些养了娃才知道的事情,能写下一箩筐。

吃了奶嘴再吃妈妈奶的娃,有可能会认奶瓶不认亲妈;犯了困的娃根本不会自己入睡;想要小小娃一觉到天明比中彩票还难;夜醒的娃哭不算什么,对你笑才完蛋;“娃没睡,我犯困;娃睡了,我精神”的状态已然成为日常……

挨过了哺乳、睡眠、学步各种屎尿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和队友额手相庆“幸而未疯”。哪知,半路杀出个“Terrible2”,一打听才知道后面还有个Horrible3!

真真想一甩手,“老娘不干了!”

也有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的妈妈,生了个天使娃。吃得饱睡得香,生活规律,不爱哭笑点低,俨然一个教科书宝宝。看着妈妈群一片哀嚎吐槽,天使娃妈总默默无语,最后才云淡风轻的丢下一句“怎么你们说的那些我家娃都没有,看来我们真天使啊!”瞬时群里弥漫着嫉妒的酸臭味道。

但,你以为“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图样图森破~直到娃步入了2岁、3岁……

当满屏都在刷“陪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时,我在想“难道你们忘记了孩子曾经的2、3岁?”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1、为什么2、3岁如此可怕?

我们的心态与孩子的大脑

为什么2、3岁在坊间被形容得如此可怕?怪只怪我们太傻太天真。被娃虐了一年的妈妈,身心似乎都逼近可以承受的“临界值”,疲惫与压力,以及长期的睡眠缺乏,都让妈妈们很难再分出一点力气咬紧牙关。

当他们面对一个自我意识爆棚的两岁小娃时,他们内心的坍塌如阿尔卑斯山的雪崩,一溃千里。而教科书娃妈沉浸在娃的天使中,俨然忘记了娃区别于动物的种种属性。以至于当娃步入两三岁时,怎么也无法适应这个变脸比翻书还快的人类幼崽。

招架不住和猝不及防,都让我们不得不给娃的两三岁贴上“Terrible”与“Horrible”的标签。

但没准小娃比我们更委屈。因为一个只知道吃吃睡睡的小萌兽,一下子有了思想与情绪,有了打开自我意识大门的钥匙。但那颗尚未成熟的大脑,并没有赋予他们相应的精神武器来控制自己。

一个两岁多的小人儿,还不知道怎么假设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懂得如何进行逻辑思维,不知道怎样从自己的想法中抽离,保持距离或者投射到未来。

他们停留在当下,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

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儿愤怒无比、崩溃大哭的根本原因。他们一旦有了情绪的反应,便会沦为情绪的奴隶,无法控制,无法逃脱。

但养娃有限公司,没有一天能请假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不鸡汤、不恐吓,心平气和的来聊聊关于小娃的情绪管理问题。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第2张

2、允许孩子表达感受

所有的育儿指南都在强调,要倾听孩子发泄情绪。但这谈何容易?

孩子的情绪会带动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烦躁、内疚、愤怒或者惴惴不安、产生挫败。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有一个圣诞老人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孩子可以不哭泣、不喊叫、不在地上打滚。但情绪对于孩子却那么重要,包含了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自我存在的体验。

成年人眼中那些细碎的小事,在2岁+的小娃眼中宇宙第一大。同事最近被家里的两岁半小爷折磨得不行,屁大点事都能让小爷哭得惊天地泣鬼神,吃饭的碗必须要画着粉红小猪的、杯子必须是蓝色的、馒头不能掰开吃,甚至家里客人错穿了爸爸的拖鞋都不行。

其实这些,都是小人儿在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倾听、接纳这些“琐事”的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喜好,让孩子意识到“我”与“他者”的不同,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总是试图去解决,却忽略孩子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也许比起“要如何去做”的道理,他们更希望我们倾听。就像很多时候,我们难过、愤怒、悲伤、压抑,我们多希望能找个人倾诉,肯定我们内心的情绪甚至比给出我们解药更为扎心。孩子亦是如此。

当他哭闹着说“我不想睡觉”的时候,告诉他“我知道你还没玩够,你还想让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可能比“如果你想明天有个好精神,现在就得睡觉”要能让他更快躺下。当她在地上打着滚非要那只布娃娃时,也许你将“不行,你已经有很多布娃娃了”换成“我也喜欢这个布娃娃,她的小裙子和小辫子多好看……”更能让她的歇斯底里来得短一些。

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真正需要某些东西,他们只是希望拥有表达愿望的权利。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第3张

3、帮助孩子接纳情绪

前两天,娃看到正在发微信的我,问道“妈妈,为什么你总是发笑脸呢?”“因为我想表达我很开心呀!而且,不仅仅可以发笑脸,你看这些表情,还有哭的、愤怒的、害羞的。比如有人抢了你心爱的玩具,你可以发一个愤怒的表情……”我们利用表情包做了一次关于“情绪认知”的科普。

因为只有认识,才可以更好的接纳。

适度的悲伤与愤怒是将我们引向光明的必然,哭泣、喊叫、颤栗,这些都是生命的“暂停休息”区,是紧张与压力的解药与出口。

知道了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你还会在孩子哭的时候急于制止吗?

打针的孩子哇哇大哭,父母们说“不疼不疼,你最勇敢啦”;被大海吓得不敢游泳的孩子在沙滩上哭泣,父母们说“大海有什么好怕的?胆子太小啦”;被抢了玩具的孩子嚎啕大哭,父母们说“不要哭啦,要懂得分享呀”。

我们以为克制情绪,便是对它的最佳管理。殊不知否定与掩藏情绪,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感情的老茧。看似自我保护,实则不再敏感、柔软,直到长成一个感情被老茧包裹的成年人,无法恰如其分地感知外部世界,就如我们一般麻木而迟钝。

要帮助孩子接纳情绪,就要让孩子知道,每一种情绪的袒露都不会有任何危险的后果。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体验情感的空间,让他们在受伤和遭遇不公后,有机会释放内心的压力。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第4张

4、不要给发脾气的孩子time-out

两三岁的孩子,头脑中能帮助其换位思考和将情绪放在第二位的大脑前额叶和大脑皮质,都处于正在发育中。所以,当孩子们的大脑边缘系统下指令后,这片区域便成为了危险的“施工重地”,他们会恐惧、大笑或者哭泣,但唯独不会理性地控制自己。

孩子们总是将此刻当作全部,他不太明白疼痛会过去,怒火会熄灭,自己还能重新找回舒适的好心情。所以,当眼前正在经历的事情让他觉得压力过大时,他便会因为觉得不可逾越而崩溃,大哭、打滚、捶墙、甚至撞头。

他们很容易被情绪吞没。这个时候的他们最需要父母的陪伴。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情绪发泄的出口,并且用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你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孩子说:去屋子里冷静下,反省下的时候,这样的time-out无疑让被内心的“怪物”所控制的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这时候的他们更需要感觉父母是可以依靠的。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我们应该如何陪伴呢?

1.用眼神而不是语言接纳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有必要,把孩子抱在怀里

2.把孩子的感受描述出来:

“我看你很生气!”

“嗯,你很伤心!”

“你被吓到了!”

3.让孩子把情绪完全发泄出来。

4.等孩子的呼吸重新恢复正常时,开始和他对话。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第5张

5、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倾听孩子内心的核心是:共情。

所谓共情,是要抓住孩子表达的事情中的“情绪”、“情感”与“欲望”。对孩子所述说的一切,要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要在特定的时刻进行换位思考,去体会他的感受。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我家娃酷爱搭积木,经常独自一人痴迷得玩上好久。当我几乎要为这一派祥和的气氛感动到流泪时,娃的积木塌了。接下来一阵惨叫和痛哭终结了我的美梦。

第一次我还能心平气和的安慰他:没关系,我们重新再搭;第二次,我依旧平静的引导他:失败总会有的,没有人能一直成功;第三次,我试图理性的为他分析:你看你这一层搭得有些歪,重心不稳肯定会倒……

直到,我的性子被磨光了,心里哀嚎着“再也不要搭积木了吧!这简直是自己找罪受啊!”娃的耐心也早已消失殆尽,借题发挥打滚哭闹得更加惨烈起来。娃爹赶紧来救驾,他抱起娃,拍着他上下起伏的后背说“爸爸理解你,宝贝,积木塌了肯定让人难受啊。之前它都搭得那么高了……”娃一边哭一边拖着长音“嗯~嗯”地呢喃着,渐渐地哭声小了起来。

还有一次,刚从海南旅行回来的闺蜜跟我抱怨:麻蛋,本来娃爹扛着大单反,准备给儿子拍点海边大片的,谁知少爷根本不~下~水,甚至连海边都不肯去,白瞎了我们租了那么贵的充气船。

娃的胆怯让闺蜜沮丧。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我们很容易因无法忍受而变得咄咄逼人。在各种威逼利诱之后,闺蜜家的娃依然在沙滩上吓得肌肉紧绷,脚底下沾点水都让他惊恐万分。

计划泡汤让闺蜜火冒三丈,“去年你在青岛不是玩得挺开心的吗?怎么现在就不行了呢?这有什么好害怕的?男孩子怎么那么胆小!”

刚好《理解孩子的语言》这本书中,作者也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我赶快将它分享给闺蜜:

四岁半的玛戈在海滨浴场紧紧抓住我不放,喊着“我害怕,我不要去。”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

“我知道你害怕。你已经好久没有体会下水游泳的感觉了。”

接着,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内在的能量。

“你还记得在马提尼克岛玩水吗?你穿着泳衣在海里玩得多开心啊!我们游了很远,你还放开我自己游呢!”

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以一种赞赏的口吻,不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目的是让她回忆过去,重新找回勇气,体验曾经的快乐,让她产生下水的欲望。

“嗯,好。”

她在欲望和恐惧之间摇摆不定,勇气还不足。于是我开始从她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动力。

“你记得有一次你很害怕,后来却战胜了恐惧吗?”

“是的……”

“那天你是怎么战胜恐惧的呢?’你还记得那时你有多么骄傲吗?你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自豪感了吗?”

“是的。”

和她一起分担恐惧的感觉,让她感到踏实。

“你知道,我也会害怕。我非常害怕玩那种大的滑梯。你看到了,你爸爸去玩了,我就没有去。我实在太害怕了。可是我很清楚,那没什么危险。就好像你带着救生圈也不会有危险一样。”

鼓舞、激励她战争恐惧。

“有时我们会害怕,但我们还是坚持着。我们可以有害怕的感觉,然后超越它。我们俩可以互相鼓励。如果你战胜了你的恐惧,你就可以穿着泳衣在大泳池里游泳了。而我呢,如果我战胜了我的恐惧,就去大滑梯那边玩!”

“我要离开这里!”

接受她的提议。永远都不要坚持己见!

她脱下泳衣,我们俩擦干身上的水。

过了一会,她说:“你给我穿上泳衣吧,妈妈!”

当她自己决定要下水时,这个决定就像一根魔法棒,把起抑制作用的恐惧转变成了起促进作用的恐惧。

我帮她穿上泳衣后,她非常坚定地向泳池走去。

共情式的对话方式,不妄下结论、不进行评价,要在第一时间认同孩子的情绪,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自己有权利通过自我进行体验和表达。

对付熊崽子,需要用这一招! 第6张

6、不要忽视我们的情绪

很多时候,在我们最不想让人招惹的那一天,在我们最想静一静的那个时刻,孩子却显得尤其惹人烦。我们因为孩子被激怒,却忘记了让我们咆哮失控的真正原因,也许只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当下的困境。

忍耐总有极限,重压之下溃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所以,没必要在孩子面前压抑情绪。

孩子需要看到父母也会产生各种情绪,甚至是一些非常强烈的情绪。他们需要看到自己的父母并没有被这些情绪毁掉,借此来学习如何处理、消化它们。

如果孩子只是引发你怒火的那根导火索,你可以诚实地向孩子坦白你生气的真正原因。你可以到其他房间去发泄、冷静一下,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抱怨你受够了,只要让他们知道错不在他们身上。别忘了事后和孩子聊一聊,“我刚才大叫,你被吓到了吗?你知道我为什么大叫吗?我大吼对你有什么影响吗?”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愤怒。

如果的确是孩子的原因让你愤怒。在阐述你的需求时,尽量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菲丽奥沙教授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在表达时可以采用以下例句的模式:

当你……(孩子的某个具体行为)时,

我觉得……(我的感受,我的情绪)。

因为我……(我的需求)。

我希望你……(此时要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以修复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可以……(为激励对方做出回应而设想一个可能实现的愿望)。

举个例子,当你家娃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把你刚刚收拾好的客厅又弄得乱七八糟时,你可以这样说:

你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我有些不高兴,

因为我总是不停地为你收拾东西,其实我更想多一点时间陪你一起玩,而不是整天忙着整理你弄乱的东西。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感受,把你的玩具放到抽屉里。

这样我们才可以一起玩得很开心。

当然,寥寥几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我们需要克服那些更容易脱口而出的话语,“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你真让人受不了”。我们要对一个具体的行为进行界定,避免泛泛而谈或者以偏概全,甚至横加指责。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我,同时看到他人。这对于从小缺乏情感表达训练的我们,显然难上加难。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