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告诉孩子学会面对“输”,才会更好的面对“赢”

告诉孩子学会面对“输”,才会更好的面对“赢”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8.3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优很喜欢平衡车,每周都会固定的去上两节课培训课,每天也都会自己要求去练习,在一次参加平衡车比赛时,小优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拿到好名次,而且为了这次比赛小优也是提前练习了很久。

告诉孩子学会面对“输”,才会更好的面对“赢”

学会面对“输”,才会更好的面对“赢”。

小优很喜欢平衡车,每周都会固定的去上两节课培训课,每天也都会自己要求去练习,在一次参加平衡车比赛时,小优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拿到好名次,而且为了这次比赛小优也是提前练习了很久。

然而初赛和复赛都取得了小组第一名的小优,却在决赛失利了,由于过一个弯道时出现了一个小失误,所以没有拿到任何名次。

比赛结束后,小优走到妈妈面前就哭了,小优妈妈并没有马上就对孩子说任何关于比赛的话,而是先抱住了小优,等孩子哭了一会冷静了之后,小优妈妈对她说:“我们小优今天很累了,妈妈带你去吃想吃的冰淇淋吧。”

在吃冰淇淋的时候,妈妈对小优说:“小优,妈妈知道你现在肯定特别失望,也特别难过,你因为这次比赛练习的有多辛苦妈妈也看得到,但是妈妈觉得,这次比赛的结果并不能影响到你对平衡车的喜欢,妈妈相信,你喜欢的是平衡车本身,而不是比赛的名次,对吗?”

之后,妈妈继续对小优说:“妈妈知道你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拿出了一个很好的状态,但是我们仍然出现了一点小失误是吗?那这个小失误是不是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去解决它呢?我们要不要下周去练习的时候,再多练习一下转弯的技巧呢?”

这个时候,小优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对妈妈的话也可以听得进去了,甚至开始慢慢的和妈妈讨论起来,自己为什么在决赛的时候会出现小失误,而且也明确的认识到,自己再和得到名次的小朋友在技术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自己还需要在什么地方继续努力。

在之后的骑行中,小优完全是在享受玩平衡车的快乐,而不是去感受比赛所带来的压力,反而在之后的一场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优妈妈的这个反应可以说是家长在孩子输了之后的教科书级应对,不仅照顾到了小优失利的情绪,同时让小优可以冷静的意识到失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并且发现自己输的原因在哪,该如何改变自己

但是我们想象,如果小优的妈妈在孩子输了之后,马上就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第一本来是属于你的”,“下次再努力就一定可以赢”。

那么小优感受到的是被夸大的能力,同时认为自己输是因为其他的各种原因,可能是场地、选手的年龄、车况等等,但绝对不会发现自身的短板所在。

“第一本来是属于你的”,也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就是我就是应该赢的,“下次再努力就一定可以赢”更是会让孩子对下一次的输赢充满了期待,而压力也会伴随着期待一同存在。

一旦再次出现失利,那么孩子不仅会受到失败的打击,同时还会因为期待落空而失落,甚至会开始否定自己,或是放弃。

如果小优妈妈在结束后,告诉小优:“这个比赛根本没那么重要,也不会影响你什么的”,或者是说:“你输了就是因为自己表现的不好”之类的。

那么传达给孩子的情绪就是,这个东西其实根本不重要,我重视的和努力的也根本不重要,同样的孩子的沮丧、伤心和失望等负面情绪也没有得到家长的抚慰,自己的付出也没有得到认可,其实对孩子来说,这是家长所给出的一个非常残酷的、否定的回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输赢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在《请回答1988》中,娃娃鱼说过,阿泽能够一直赢,是因为他的胜负欲非常强,而阿泽也曾经在一次对弈前夕,问德善:“我可以输吧?”在得到德善的肯定回答后,才离开。

胜负欲这件事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很明显的存在,包括吃饭谁是第一名,喝水我要最快,跑步我要最快等等。这是因为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大部分孩子得到的信息都是:赢是好的,是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的,而输是不好的,是不应该的。

但是就像阿泽一样,作为拥有围棋天才人设的他,在比赛中都会出现输的情况,那么在真实的世界里,又有哪一个孩子不需要去面对输这件事呢?

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孩子正确的面对“输”这件事,也是在教孩子学会正确的面对现实,可以更好的脚踏实地的去做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事情。

如果家长总是不断的给孩子加油打气,那么在孩子心中,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并且会产生自己不会输,自己是最好的,自己是最特别的,而一旦面临任何一点挫败,都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来自家长的鼓励、赞美和加油,是支持,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压力。而孩子也将过分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自己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

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成长的原因,希望给自己孩子全部的爱,因此会选择对孩子所有的要求说“同意”,甚至会在孩子出生之后,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有要求,立刻会尽自己的全部努力去满足。

那么这样的孩子真的就可以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面对的挫折吗?

不是的,这样的孩子所经历的只是一个家长给创造的一个完全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不会有挫折,也不会有失败,一旦孩子在长大之后面对挫折时,往往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可以应对。

处于这种环境下长的孩子,大部分会从小便接受来自父母、家人的各种赞美,对天赋的赞美,对能力的赞美,但是有些赞美却是不符合实际的。然而孩子却是无法分辨出来的,那么当孩子真正需要以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时,很可能会出现高估了能力而无法解决的情况。

来源:“程博士育儿”是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师大客座教授程跃博士的自媒体。程博士研究并践行了30年早期教育,想和全国的爸爸妈妈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儿。原文标题《告诉孩子“你可以输”,是家长给孩子的最大帮助》转载已获授权。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