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假如孩子亲眼目睹暴力事件,家长该怎么做?

假如孩子亲眼目睹暴力事件,家长该怎么做?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1.6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假如你的孩子亲眼目睹暴力事件,作为家长要如何跟孩子解释?游乐园家长互殴的事件,就因为孩子被撞到,双方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了要怎么做呢?

其中一方的家长孤军奋战,衣服都被对方扯烂了,露出了内衣。

更离谱的是,人多一方的爸爸,看着对方衣服被扯烂了都不罢休,

还要冲上前去打这位妈妈,也就是3女+1男打一个女的。

我真想问,你们为人父母,不觉得羞耻吗?

让游乐园的所有孩子看到这一幕,不觉得丢人吗?

那个被扯烂衣服的妈妈的孩子,这一幕会给他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

那个看到自己父母上去殴打对方的孩子,这一幕会给他以后带来怎样的行为影响?

最无辜的就是那些被迫看到这一幕的孩子和父母,

他们的孩子会有怎样的阴影?他们的父母该如何解释孩子看到的一切?

另外一个让人气愤的事件,

就是幼儿园校车公路上被截,女园长遭到两名女子暴打的事件。

当时,校车内20多名幼儿亲眼目睹了整个施暴过程,吓得哇哇乱叫!

他们中最大的不到7岁,最小的才二三岁。

女园长被打了半个小时,那些可怜的幼儿就被迫观看了半个小时。

被打的原因,就因为其他幼儿园的学生转学到女园长的幼儿园了。

于是就遭到了其他幼儿园园长的报复和殴打,并且是当着孩子的面。

这是为人师表该做的事吗?你幼儿园之所以人少,还不知道原因在哪吗?

假如孩子亲眼目睹暴力事件,家长该怎么做?

可怜了那些孩子,亲眼目睹园长被打,被按着头往地上狠狠地砸。

事情结束后,有的孩子表现极为不正常。

有的一直抓着妈妈的手哭叫:“园长妈妈被人打死了,有血,我也抱不动她!”

有的因为此事半夜惊醒哭闹,受到了严重刺激。

这两件事,都丢给了我们家长一个很大的难题,

那就是:我们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氛围,

可是却不能保证外面的世界可以给他这样一个氛围。

万一有一天他被迫目睹了一些暴力事件,

我们该如何跟他们解释?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

我觉得,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可以不同对待。

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目睹了暴力事件,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淡定!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是无感的,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害怕,

如果我们极端慌乱,会造成本来他们并不认为多大的事,结果反被父母的过激反应吓到了,然后天天去想,去回味。

记得孩子1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去逛街,刚好目睹了两个女人打架的场面。

那架势实在是凶悍,两个都披头散发用尽力气往对方脸上抓、肚子上踢,并且凄惨的叫声此起彼伏。

当时,站我旁边的妈妈大叫一声,马上遮住了孩子的眼睛,慌乱地跑开了,

还没弄清状况的孩子被妈妈的举动吓得哇哇直哭。

我家的显然被眼前打架的画面吸引住了,一直静静地看着。

我不敢慌乱,打算直接快步离开时,孩子哼哼唧唧指着打架的方向不肯走。

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孩子估计是看腻了,用手指了指摇摇车的方向,说要坐摇摇车。

我大步流星地抱着他走了过去,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慌乱,孩子也没有任何不适。

这是因为,这时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你不传输给它那是件可怕的事情,他就不会认为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更加不会过分关注。

如果你太慌乱,最终引起孩子害怕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被你吓坏了。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这样不以为然了,但首要的还是要做到不慌乱。

当孩子已经懂得了很多后,当他目睹这些暴力事件,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好的后果。

第一种就是直接被吓到,会有很多反常行为,今后变得越来越胆怯;

第二种就是直接模仿,认为那些行为可能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

关于越来越胆怯的案例,有个网友说过她自己的经历,

她在寄宿小学读书时,亲眼目睹了一个男的将女老师桶了一刀,

女老师倒下去后,鲜血直流的场面。

从那时开始,她每夜失眠,一闭上眼就是一滩鲜血在眼前。

她把这件事情跟妈妈说了,说不想再住学校了,

但妈妈觉得她小题大做,不同意她回家住。

从此,她再也没睡过一次完整的觉,她害怕黑夜,她开始晕血。

甚至到现在,她都需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眠;

即使看到月经来了出血,有时都会吓得晕过去。

她说那件事情,对于当时的她是无比大的心理恐惧和伤害,

可是没有人理解她,也没有人去安慰她,

那种无助害怕而不被别人理解和帮助的感觉,她至今难以忘怀。

所以,一旦悲剧发生,父母绝对不可以认为孩子小题大做,

更不能消极地告诉孩子,这种事情很常见,也许你以后也会经历到,习惯就好。

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你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陪伴。

首先,要理解并认可孩子的害怕,并鼓励他们说出来、哭出来、发泄出来。

并且很肯定地告诉孩子这几点:

1、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在你身边保护你、陪伴你;

2、发生的这件事情并不是你的错,是他们的方式用错了;

3、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在你身上的,因为爸爸妈妈会保护你;

这种事情也不会发生在爸爸妈妈身上,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友善的人。

4、这些不好的事一般很少会发生,你以后几乎很少会再遇见。

5、欺负别人的坏人会得到惩罚的,并且他一定会改正的。

除了引导外,还需要多给孩子肢体安抚,尽可能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恢复安全感、平复情绪。

比如一直抱着他,陪着他游戏、画画、讲故事等等,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件事情。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足以平复孩子的情绪,就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士,给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对于目睹暴力事件反而很冷静的大孩子,

父母更加不可以忽视他的心理活动。

因为这类孩子极易直接模仿,甚至今后也以暴力来解决争端。

所以父母可以有意无意提起这件事,并且经常跟孩子灌输以下几点:

1、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很可怕,如果有一方被伤害了,他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

2、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用沟通来解决,就会愉快得很多;

3、如果爸爸妈妈看到你跟别的人用暴力解决争端,爸爸妈妈会非常伤心难过的;

4、那个打人的坏蛋,他会受到惩罚,并且很久很久都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让孩子的心理保持健康,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既然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远离成人社会的是非,

就一定要在他们面对是非的时候,给予他们最正确的引导。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