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6.7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摔倒了,父母常说:“不哭,没事儿,一点都不疼”,宝宝喝药不配合,父母常说:“别闹,快喝,一点都不苦”,宝宝打针哭闹,父母常说:“别哭了,一点儿都不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父母可曾体会孩子的感受?

宝宝摔倒了,父母常说:“不哭,没事儿,一点都不疼”,宝宝喝药不配合,父母常说:“别闹,快喝,一点都不苦”,宝宝打针哭闹,父母常说:“别哭了,一点儿都不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父母可曾体会孩子的感受?

说了“没事”,就等于关闭了情感沟通

◆ 路过花园时看到,一个孩子走着走着突然摔倒,这一跤摔的着实不轻。妈妈在他身后并没有要走过去扶起孩子的意思。眼看就要哭起来。妈妈马上说:“没事没事,不就摔了一跤吗,男子汉不许哭,要坚强”。话音未落,孩子反而哇哇大哭起来。

别着急把孩子的情绪“怼”回去

有些妈妈觉得,为了让孩子更坚强、更独立,就要狠点心。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表现出关怀、关注,孩子会越来越娇气。绝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常说:“坚强点儿,别哭了”或者“没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给孩子释放情绪的机会

当孩子情绪刚刚上来的时候,父母就急于用这些话把孩子的情绪怼回去。孩子的情绪不但没有得到认同和理解,反而被禁止和不被接纳。我们要允许孩子表达或者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大哭大闹、大喊大叫、歇斯底里,只有先释放,才能归于平静,没有释放,强压下去,会有更大的危害。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摔倒明明很疼,吃药分明很苦

摔倒了明明就很疼,药分明就很苦,打针本来就会疼,与其这样说,不如让孩子知道“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比如孩子摔倒后,完全可以扶起孩子说:“你摔倒了,有点疼吧?”孩子不肯喝药,完全可以说:“我知道,这药有点苦。”宝宝打针哭闹,可以说:“宝贝,一会儿打针可能会有一点疼,或宝贝,你刚才打针觉得有点疼是吗?”

让孩子知道“妈妈懂我”

从父母的嘴里说出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远比拒孩子于“千里之外”更人性、更真实、更温暖。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和TA是站在一起的,自己的想法是被妈妈理解的,我是被妈妈深爱的,妈妈有认真在听我说话。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第2张

只有育儿高手才能get到的说话套路

◆ 以“宝宝摔倒”为例,这样做会更好:妈妈可以走到宝宝身边(慌忙跑去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摔倒了是件天大的、可怕的、需要父母过度紧张在意的事),扶起宝宝或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然后说:“宝贝刚才摔倒了,有点疼吧(说出孩子的感受),没关系,妈妈小时候学走路也摔过跤(让宝宝觉得摔跤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打消宝宝的恐惧,同时分散孩子对于刚刚疼痛的注意力),如果下次走慢一点就不会那么容易摔跤了(告诉孩子可以怎样做)”

应对不同情况,有些套路宝妈们可以学一下:

套路一:适用于打针、摔倒、吃药……

? “你现在很想/不想……,是因为……吗?”先说出孩子的想法

? “如果/要是……,你会感觉有点失望/难过……吗?”再说出孩子的情绪

? “妈妈也觉得……”表达对孩子的感受的认同和理解

? “但是/如果……会……”提示或给出可以怎么做

如此,在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了更好的做法是什么,既避免了亲子冲突,也解决了当下问题,一举两得。

套路二:适用于2岁以内孩子,非要某个东西而无理取闹时

当孩子提出需求或者倾诉感受时,如果你实在把握不好或者想不出更好的回答方式,可以“重复孩子最后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但并不满足TA,比如:

? 睡前,孩子说:“我要吃糖”,因你不给吃而哭闹时,你说:“你要吃糖啊?”

? 孩子说:“对,要吃橘子糖”,你说:“吃橘子糖呀”

? 孩子说:“现在就要吃”,你说:“现在就想吃啊”……

如此,说(tuo)着说(tuo)着,你会发现,孩子原本的需求并不像之前那样强烈,孩子的情绪也不像之前那样激动不可控。再绕着绕着,孩子有可能忘了刚才的事,你就可以岔开话题说点别的TA感兴趣的了,比如讲个故事。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第3张

蹲下看着TA的眼睛,多听少说

◆ 曾经在父母工作坊中,为了能让父母真切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中,两两一组,一人做“孩子”,蹲下(刚好是现实中孩子的身高),一人做“父母”,站在“孩子”对面,模仿训孩子时言语和动作。

蹲下去,你就知道孩子的感受了

游戏结束后分享彼此的感受,所有人在做“孩子”时,无不感受到压抑、恐惧、愤怒等情绪体验。建议,所有父母可以在家里去尝试着做这个游戏,爸爸和妈妈分别去体验一下做“孩子”的感受。

“看着”孩子,胜于说100遍“别哭”“没事儿”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必须要注意2件事。第一,要和孩子有目光接触,最好蹲下,看着孩子的眼睛,而不要居高临下的俯视孩子。第二,要多听少说,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一定要听完孩子的表述,也许孩子的表达很笨拙,也许孩子的表达并不完整,但也要等孩子说完话,而不要急于打断、插话或评论,这会让孩子被接纳和认同的感受大打折扣,甚至让你想要贴近孩子的做法失去原本的意义和效果。

你最爱说的“别哭”“没事儿”,反而更伤害孩子! 第4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