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4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几天,一位宝妈在我们的妈妈群里面说,自己把孩子揍了。我们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妈妈带着三岁半的宝宝去商场购物,中间累了就去肯德基坐了一会,期间孩子非要吃冰淇淋。

妈妈想,偶尔给孩子吃一次应该没事儿,就给买了一个甜筒。孩子吃着吃着,这位妈妈又觉得甜筒太凉,不该给孩子多吃。所以就跟孩子说,能不能给妈妈吃一口。

孩子也没犹豫,就把甜筒举了过去。然后这位妈妈也没客气,因为怕孩子凉嘛,就狠狠咬了一大口。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孩子看着剩在手里的半截脆皮有点发懵,突然就大声哭了起来。妈妈也没想到宝宝反应这么大,就开始哄。怎么哄也不好,说什么都完全没有用。

肯德基人来人往,妈妈觉得特别尴尬,就最后开始吓唬,再哭不要你了之类的,然后想拉孩子走,孩子死活都不肯动。

最后,当妈动手打了孩子屁股两下,连拉带扯的把孩子拖回家了。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第2张

你有没有比孩子

更孩子气的时候?

这件事情还有后续。

当天这位宝妈说完这件事情,群里的妈妈纷纷开始说自己家孩子冥顽不灵的那些血泪史。也劝说这位打了孩子的宝妈不要太自责,孩子有时候就是会特别执拗之类的。

可是第二天,这位宝妈又在群里说:“孩子跟我道歉了,我好惭愧”。

原来自从带孩子回家之后,这位宝妈一直都很生气,她想不通为什么孩子已经吃了半个甜筒了,也同意给她吃了,却会突然哭得那么厉害,好话赖话都不听。自然也没怎么给宝宝好脸色。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孩子就站在她床头,跟她说:妈妈你别生气了,小孩不能吃太多冰淇淋。你是不想让我吃太多所以才都吃光的。

这位妈妈就震惊了。孩子他爸出差没在家,这些话不可能是别人教的,也就是说三岁半的孩子自己一直在试图去体谅妈妈的处境和想法,哪怕已经挨了妈妈的打。

而她这个当妈的,却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过。

如果是我们成年人,谁把我们碗里的食物抢过去吃光,我们会不会生气?谁把我们的香水口红借走之后,还回来的时候是个空壳,我们会不会发怒?

那位宝妈感慨的说:“哪怕是为他好,怕他着凉,可是当时竟然没有好好跟他商量跟他讲道理,还一口都吃光了,还打了孩子,我真是比孩子还孩子气”。

说到底,这件事的起因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情。每个做父母的都可能会遇到。之所以有的父母处理起来手到擒来,淡定自若;有的父母处理起来乒乒乓乓,人仰马翻,区别就在于父母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各有不同。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第3张

总是喜欢跟孩子较劲?

你输掉的可能是亲密的关系

记得法国作家伊莎贝尔有一本关于情绪的书,书中有一幅漫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漫画是画的是一个女人对着一株盆栽发怒。

配文是:瞧瞧,我一门心思照料你,可你就这样报答我!又掉叶子,又乱长杂草!我不会再给你施肥,你也别想再享受阳光。你就待在台阶底下,好好反省反省。让你看看这个家到底谁说了算!

这个对着盆栽发怒的女人,像不像小部分情绪狂暴时候的家长朋友?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对一盆植物发怒,即使自己用尽了心力照顾,植物长得不好我们还是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倾听”植物的声音,去了解植物的“态度”,去反思自己是水给多了还是少了?光照强了还是弱了?

养育一个孩子,远远比养育一盆花草更为精细复杂,却有很多养育者忘记了给孩子同样多的倾听和理解。固执的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在故意跟自己作对,孩子的坚持都是任性胡闹,甚至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绝对不能惯着他顺着他”。

面对原则性问题,家长们的坚持很有必要。但有时候一场家庭大战的导火索,往往只是要不要穿不穿厚袜子,穿哪双鞋子,该不该多吃一口冰淇淋,能不能再晚几分钟睡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我们大人却非要跟孩子争个高低对错。

很多爸爸妈妈都曾表示过,跟孩子发完火之后心里是有点后悔的。也知道为了这点小事不值得,可是当时真的是很生气,完全控制不住。

大人控制不住脾气的结果一般是,孩子不高兴,大人也不高兴。孩子认为大人都是大独裁者,根本不尊重他的意见和看法。大人认为孩子都是小独裁者,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苦心和付出。

孩子坐在那里等着大人道歉,大人坐在那里等着孩子感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也就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和家庭关系的冷漠。

你明明会后悔,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较劲? 第4张

能不能先处理情绪,

再处理问题?

记得我小时候就很固执,喜欢看一个电视节目,但是节目时间是晚上7点多,那时候我该去写作业了,往往这个时候我妈妈就会来催我快点回屋学习。

有一次节目太好看了,妈妈叫了几次我都没听。妈妈走过来吼我,说我不听话,不上进,然后强行关掉了电视。我也跟妈妈吼,你怎么这么霸道,你这样逼我也学不进去啊!

眼看母女二人将有一场大战,这时候我爸爸走过来:不就是看个电视吗?你们不要吵了,这样,我做主了,女儿再看5分钟。

我讨价还价,:“不行,我想看20分钟”。

“那不行,你看你妈都生气了,再看10分钟吧”。

“那15分钟好不好。看完我就回去好好写作业,而且我还复习预习,肯定不会偷懒的。”

“行吧,15分钟就15分钟。这次不遵守,下次爸也帮不了你了。”

表面上看,是我赢了,我多看了15分钟电视。可是实际上,爸爸用这15分钟平息了一场家庭风波,而且看完后我也确实完成了之前的承诺。

现在看来,妈妈坚持不让我看电视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时我觉得妈妈像是我的敌人,可能被骂回到屋子里面,生一晚上的闷气,学习效果必然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说是在两个成年人之间出现了问题,那么双方都有义务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谈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但是当一个成熟的,阅历丰富的家长,去面对懵懂无知,甚至连二十三加七等于几都不一定算的清楚的孩子,要求孩子跟大人一样理智和严谨是很难的,也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占有绝对优势的大人们,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对这个事情做判断做决定。

我曾经在一个很嘈杂的火车站,听到一位母亲用很焦躁很不耐烦的口吻,去命令孩子:“你给我马上安静下来!”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整个车站都很吵,孩子似乎有点被这种吵闹和拥挤吓到了。一直在磨妈妈,说想回家。给妈妈这么一吼,孩子开始哭了起来。

在孩子出现烦躁情绪的时候,大人用更烦躁的情绪去对抗和压制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即使当时孩子被吓唬住了,被镇压住了,过后还是会把这种负面情绪通过其他途径宣泄出来。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来自亲人的关爱,如果母亲是平静的,能够把孩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平静去影响孩子,跟孩子说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对火车、对此次出行充满期待,那样效果可能就会好很多。

作为父母,我们都难以避免的会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事。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是最正确的,这样做是有效的,而稍不留神,可能就变成了对孩子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控制,变成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战争。

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照顾好孩子,在责备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之前,先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自律、自制,处变不惊和为他人着想。在非原则的问题上,多控制一点点自己的情绪,多给他一点点自由的空间。在这些小事上,你放过了孩子,其实也是在情绪上,帮助了自己。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