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为什么施虐者多是女性,为什么孩子不敢告诉父母?

为什么施虐者多是女性,为什么孩子不敢告诉父母?

来源:亲亲育婴馆    阅读: 2.7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讲讲从昨晚到今天被刷屏的虐童事件。我从中引发出两个思考,想和你们分享下:为什么孩子在此前不告诉父母?

孙瑞雪老师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叫唐河的家长在听了蒙特梭利讲座后,对待孩子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那天,她儿子怯生生地说:“妈妈,我想……”

唐河说:“我知道,你想出去玩,妈妈知道。去玩吧,想玩多久玩多久。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她儿子又问:“那我要是晚上回来晚了也没关系?”

“没关系,一晚上不回来都没关系。”

儿子一听,天呐,原来可以这样。他高兴坏了,一晚上坐在楼下没上来,一直等到十二点了才上楼。

见到这种情景,唐河说:“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真正感到快乐是什么样的!”

当然,唐河说得太夸张了,孩子不可能不回来。

后来那个孩子变化特别大,唐河一提起从前就后悔地直哭,她说“我太残忍了,虐待了我的孩子14年啊!”

很多父母都像唐河那样,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只按着自己的需求来养孩子。

这也是有原因的:童年的一些不太好的经历会沉淀在人的潜意识里。当有一天,我们为人父母,便会用自己经历过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不许哭!”

“要听话!”

“你怕什么,你看别人都大大方方的,就你哭哭闹闹的!”

“再不XX我就不要你!”

当我们没学习如何做父母时,就会像我们的父母那样,认为孩子是“搅屎棍”,生来和自己作对的,于是常常看不惯孩子的所作所为,对孩子骂骂咧咧。

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被温柔以待,他便会认为这种责骂恐吓的方式是正常的,自然不会把别人也这样对他的事告诉父母。

为什么施虐者多是女性,为什么孩子不敢告诉父母?

特别是有些父母脾气比较爆的,无论孩子碰到什么事儿,是不是孩子的问题,上来就先打骂,然后才去替孩子处理问题。

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就会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尤其是2岁前的孩子,还没形成是非观,缺乏判断力,词汇量少不会说,除非到了生死关头,否则都会选择闭口不说。

所以,要让孩子懂得什么行为是对自己的侵犯,懂得遇到侵犯后应该告诉父母,是每个父母在1岁后就要开始的教育。

只有让孩子懂了,才能让施虐者不敢。

为什么施虐者多是女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施虐的潜在能量。

这个“潘多拉宝盒”什么时候会被激活?在人遭遇到伤害或超过其受虐本能所能承受的界限时。例如被医生诊断为“应激障碍”的孩子,他的“施虐本能”就会被激发。

以后,当面对安全的弱者时,他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外施展“报复”——这是一个从受虐到内化,再到释放,再到扩张的虐待心理的形成过程。

我们看到这些孩子这么痛心,是因为孩子们就像被僵尸咬了后会变成僵尸一样。我们想救孩子,却也知道要打开孩子的心结很难,而且无论怎么努力,这些创伤已经像被刻字的文物一样,再也回不去。

而那些施虐者,本身也是受虐经历者。如果他们遭受的成长压力和被改变的心性不能被彻底灭绝或有效改良,就一定会释放出来。如不止一次的虐童案。

为什么施虐者多是女性,为什么孩子不敢告诉父母? 第2张

从目前被爆出的众多低龄幼儿被虐事件中,我们会发现,施虐者大部分是女性。

这值得我们警醒:这些施虐者,本身也必然是受虐经历者,也就是说,相比于男性,女性在中国经历受虐的情况会更多。

至于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男尊女卑思想。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控制都更严,对女性的生存地位都看得更低。

我有个朋友,是家里的长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结婚后,父母竟然要她背着老公拿出全部积蓄给弟弟修房子、娶媳妇。

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去某长辈家住,她只在我帮忙做家务活时才和颜悦色,如果和她的男孙抢东西吃,那只有奚落。

受虐的伤害会代代相传。

那欺负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就没事了吗?当然不是!

受虐经历者会把对人的攻击性转移到安全性的对象上面来。

就像事件中的阿姨或老师对低龄儿童那样,孩子们即使被攻击,也不一定会反抗;即使反抗了,也会被轻易制服。

其实,施虐无处不在,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例如一男的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家就骂老婆,老婆无端受气结果却去打孩子,孩子也气就去踢家里的猫……你永远不知道,踢猫效应哪一天会轮回到你身上,可能是猫在你睡着时一爪划过你脸!

所以,善待身边每个人,就是在善待你自己;善待你的妻子,也是在善待你的孩子;善待你的女儿,也是在善待你的孙子。

愿你,能被温柔以待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